分享

天人合一

 海阔天空7815 2019-04-11

大约在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宇宙的这些基本特征,就成了“物理学”。

在这之后过了大约30万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成为“原子”,再进一步构成“分子”。至于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互动,就成了“化学”。

大约38亿年前,在这个叫作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别庞大而又精细的结构,成为“有机体”。有机体的故事,就形成了“生物学”。

到了大约7万年前,一些属于“智人”这一物种的生物,开始创造出更复杂的结构,称为“文化”。而这些人类文化继续发展,就成了“历史学”。

而人接触这个世界是通过感性-知性-理性,再有逻辑。

一、感性:精神的渊源,逻辑先从感应开始,也就是电子和质子发生反应开始,从这个点不断膨胀,一步步沉淀在我们的有机体内。我们神经系统的最基层叫做生物电反应,生理学上叫做激化反应,所谓生物电的激化反应就是在电磁感应层面的反应。在生物学上,叫做生物电。生物电的传导是神经功能的表达,因此感应属性存在于神经感知系统的最底层,到扁形动物出现视觉和神经网,到脊椎动物出现完整的五官和低级神经中枢。我们的器官,它的运动全部被神经所支配,可我们自己不知道,比如你的食道如何蠕动、心脏如何跳动,并不在你的自主意识中,你的低层器官运转同样被神经系统支配,可是你全然无法主控它。生理学把它叫植物神经,在感观上继续延伸,我们把它就叫作“感性”。

二、知性:感性再往上,当你处理的对象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必须在诸多对象上判别求断,这个词延伸出来叫做“判断”。当我们面对的对象极少的时候,不需要判断。比如,最初的视觉只能看见跟自己依存有关的对象,其它东西一概不在思考范围里面,看到的东西就是依存的对象,看到的东西永远是1,没有判别求断的必要。当难度越来越大,对象越来越多,对象的复多化,使得瞬间只能依存一个对象的时候,这就有了判别求断的必要,这种在复多环境下,对依存对象的判断叫“知性”。

三、理性:当知性再往上走,依存对象越来越多,多到迷乱状态,你无法直接依存,你必须把所有依存对象首先虚化为概念,然后在概念上研通、调整,然后你才能够实现依存,这叫“理性”。

我们没有意识到受到“意识-辨别-感知-习性反应”的控制,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回到身体内在的感知。

戒:人在通过冥想修智慧的过程中,会遇到有五个敌人:“第一和第二个敌人就是贪求和厌恶。冥想本身是为了去除这两种根本的不净。但是它们在冥想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你可能会贪求细微的感受,或者厌恶自己停滞不前。第三和第四个敌人是昏沉和焦躁。你的心志的昏暗、心念上的躁动、心生的忧恼,都会阻止你的修行。可以通过观察去克服它们。”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怀疑。当修行遇到阻碍时,人很容易向外找推脱。”所以需要“戒”

定: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观息」。

慧: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人的六个触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

根尘相触,就有了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

人活在社会之中,专业化提升了效率和水平,但也局限了这个领域内人的视野,往往用自己行业里的惯例、逻辑,违背真实社会场景和生活基础。所以要能把理论和技能还原到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去。

社会(文化、技术、工具):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微观金融学-公司财务、投资学-管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