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后犯困或许是脾虚,多吃五种食物

 宛平2008 2019-04-11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有饭后犯困的情况。殊不知,饭后容易犯困,多与脾虚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脾虚的人饭后容易犯困呢?
 中医认为,一方面,脾具有转运输送和消化吸收的功能。通过运化水谷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另一方面,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当脾气虚弱,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时,脾自身很难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个时候就需要机体调动更多的气血来完成这项工作。
 人们吃饭后,脾的工作量骤然增加,消化系统就需要更多的气血,来帮助脾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这样就会导致身体的其他脏器气血供应减少的情况。当大脑气血供应减少时,就会出现困倦乏力的症状。
 因此,当饭后特别容易犯困时,往往也说明了我们的身体可能有脾虚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可以用以下这5种食物熬粥来调理。
山药
山药为补气药,原名为薯蓣,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
山药性平不燥,作用和缓,不论脾阳虚或胃阴虚,皆可使用。临床上常用于脾胃泄泻,食欲不振,体弱倦怠等症,常与党参、白术、白扁豆等补脾胃之品搭配应用。
薏苡仁
薏苡仁俗称薏米仁、苡仁,为利水渗湿药。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薏苡仁既能健脾,又能渗湿,比较适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及带下病。
薏苡仁功能利水渗湿,作用较为缓弱,然而因其性属微寒,可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又因其具健脾之功,常用于治疗脾虚水肿、脚气肿痛等症。
白扁豆
白扁豆为补气药,味甘、性微温,能健脾化湿。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
白扁豆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其能健脾化湿,可用于脾虚泄泻等症,常与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
莲子
莲子为收敛药,味甘、涩,性平。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常用于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崩漏,带下,心悸失眠等症。
莲子能健脾而固肠,用于脾虚久泻,常搭配白术、茯苓、山药等。 
赤小豆
赤小豆为利水渗湿药,味甘、酸,性平。能够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消肿排脓。常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湿热黄疸及疮疡肿痛等症。
赤小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比较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可单味煎服,也可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药配伍使用。
总之,上述5种食材熬粥,不仅能够补气健脾,还可以祛湿止泻,常用于脾虚泄泻,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