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唐诗里的粘连?失粘是什么意思?

 昵称55944577 2019-04-11

问题:什么是唐诗里的粘连?失粘是什么意思?

前言

黏连是格律诗的要求之一,但是唐诗并不都是格律诗,另外也有一些不太标准的格律诗也存在失黏的问题。

一、什么是黏连?

黏连是格律诗的四个基本规则之一,简单说就是格律诗双数句的第二个字要和单数句的第二个字平仄一致。

例如下面这首李商隐的律绝句《夜雨寄北》,第二句的山和第三句的当,都是平声。

又如这首李白的律绝句,里、岸都同是仄声,这就是黏连。

再看一首五律,李白的二《送友人》,第二句的水和第三句的地都是仄声;第四句的蓬和第五句的云都是平声;第六句的日和第七句的手都是仄声。

二、什么是失粘?

格律诗双数句的第二个字要和单数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如果不一致,就是失黏。严格来说失黏的诗就不是标准的格律诗。

但是在初唐和盛唐时有不少这种过渡时期的格律诗,存在失黏的现象,在我们常见的《唐诗三百首》里就有这样的诗。

例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有、潮两个字平仄不一致,这是一首失黏的唐诗。

又如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2、3句去、宫平仄不一致,4、5句代、山平仄不一致,这两句失黏;第五句和第六句黏连:水、为平仄一致。

结束语

黏连在南北朝后期的格律诗中就出现了,但是那时的诗人对于黏连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有记录的文献中,黏连被称为换头,最早出现在初唐元兢的书里。

@老街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