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祖庆: 我最不喜欢听谁的课

 老刘tdrhg 2019-04-12

我最不愿意听自己的课,但我常常一遍遍地听自己的课。

听别人的课,要么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要么能带给自己思维的乐趣。但听自己的课,却是一种受罪。看着屏幕中熟悉而陌生的上课者,总是说不出的怪怪。

那些闪闪发光的环节——假如真有的话——早已熟记在心,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因此,看自己的课,看到的,几乎全是缺点。

常常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形象。

尤其十多年前的课。上课那人,年轻是比现在年轻多了,但是,胖,肉嘟嘟,满脸胶原蛋白。可恨的是,头发有时还乱糟糟,怎么看怎么别扭。

更为别扭的是,自己听自己的普通话,那是真的普通啊。该翘舌的,翘得不到位,基本没有后鼻音,第二声和第三声,常常傻傻地分不清。真怀疑,那二甲是怎么考出来的!敢情是评委这天耳朵感冒了?!还是音色还不错,一俊俏遮百丑?

这些,似乎还勉强可以忍受。最忍受不了的,有时话特多。特爱抢学生的话头,显摆!有时候还要故意逗听课老师笑。明明学生回答问题后,不需要接话头的,这家伙,几乎每句都接!

其实,最最难以忍受的,是课堂提问。问那么多问题,干嘛?为什么总是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回答?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怎么不关注了?

越看,越不是滋儿;越看,问题越多。几次想停下来,关掉电脑。可是,人,往往就是自贱,一种看烂片看它有多烂的恶作剧心态,盘旋心头,挥之不去。

罢罢罢!既然问题一大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让我一次看个够!

于是,在这样自轻自贱自怨自艾自嘲自黑中,终于,把课看完。

记录下一大堆值得改进的地方,马上关掉电脑,逃离“糗事”现场——那感觉,极像看完烂片,心情复杂,头也不回,走出影院。

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看这种烂片了。

然而,没过多久,又忍不住烂片瘾发作,又一次鬼使神差翻出曾经上过的那些课,与课中的自己,做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

看的次数多了,会对曾经“烂片”主演的当下演出,多多少少有些警醒——

话少些,再少些,省出时间给更多学生;

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课堂不是讲相声的地方;

提问,要尽量少而有质量,多提主问题;

课堂,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秀学生,不是你教出来的;

课堂,要还给每个孩子,至少要让一个后进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至于普通话,年纪不小,改不了了,顺其自然。

偶尔,也会有自我陶醉之时。看到那些超常发挥的教学片断,真想情不自禁地伸出右手,在左肩用力地拍——嗯,真不错,你小子,还蛮有才的嘛!

你看他,正在上《神奇飞书》。台上突然断电,半明半昧,他居然处惊不变,“忽悠”学生站到舞台正中,让他们使尽洪荒之力,对着观众喊话。课,由此柳暗花明,“事故”变成了“故事”!

你看他,遇见一个学生看不见屏幕上的字,不是让学生立马坐下,而是让学生与后面视力好的学生换位置。嘿!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南人北相的家伙,细心起来,比女人还细心!

你看他,课进行了十几分钟,孩子们还是很拘谨。忽然,他摸了摸几个孩子额角,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让全班同学一起,把马甲脱了!这下,全班学生一下来劲了。课,慢慢进入高潮。

你看他,上作文讲评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与一群陌生学生合作得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简直怀疑排练过的。整节课,就像小品一样好玩又高效!

嗯。烂片中,也会有吉光片羽赏心悦目。看烂片的心情,似乎也春光灿烂猪八戒了。

有一节课,回看的次数最多,大概看过三十几遍——嗯,确实够自恋的。居然会看自己的课三十几遍!

这节课,主要是看学生的。尤其是那个叫孟琴靓婧的女孩,简直就是戏精,要什么,来什么。说学逗唱,一应俱全。居然在课堂上调侃起自己的美术老师!

反复地看这节课,主要是来放松的,当小品看。是的,就是当小品看!看完后,也会偶尔自恋地总结:之所以这节课这么好玩,主要是教师发现了这个天才儿童并给了她充分的释放天性的机会。为什么这个天才儿童能够脱颖而出呢?关键是教师给予心里安全感和足够的教学民主,学生把老师当伙伴而不是老师,才会有那样融洽的气氛。

就这样,笑一笑,十年少。同时,在笑的过程中,貌似在总结成功经验。最关键吧,看一回,崇拜一回——不是崇拜自己,是崇拜那个学生。嗯,是的,学生确实值得我们崇拜!他们天真烂漫,他们无拘无束,他们没心没肺,都是值得我们崇拜的。

常常,是学生教我教书的。

其实,最不愿意面对的,是那些上得一塌糊涂的课。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学情奇葩,有些课,上了一次,体验糟糕,就再也不愿意去碰它们。

一场梦魇!

照理,应该主动把它忘掉,甚至埋葬,才好。

然而,常常鬼使神差,鼓起极大勇气,重看至今想起来都会羞愧难当的课。

看这样的课,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种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体会。

这感觉,大概就跟杂技演员从钢丝上掉下来,魔术师在重大的舞台上出洋相,是类似的。

看这样的课,真的是一次心灵炼狱,仿佛重回至暗时刻。

看完,发誓,再也不能这样上课!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知耻而后勇”吧。

这样少数几节课,就像丑课陈列馆,永远地留在我的公开课记忆中。它们,绝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忘,反而历久弥新。

历久弥新的,其实是上砸了的疼痛感。疼痛,其实也不全是坏事。

常常,看着看着,有了新的灵感,于是,又会演绎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新版本,当然比老版本好。于是,兴奋之余,写一篇磨课记,与往事干杯。

于是,那些曾经伤痕累累的课,成为了美丽的珍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