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低成本、高效能地养育我们的孩子

 南山梵境 2019-04-12

为孩子营造一个不被打扰的、安全的环境,去体验自己内心的情绪并且被允许去表达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这样孩子内心的各种感受才有机会被整合,进入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



最近有一篇文章叫做《底层放弃教育,中层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看完后,我内心是各种压力。按照我家目前的情况,归类于中层都没有底气,只能说是底层,就连说自己是底层其实都很尴尬,因为底层人们大多数至少有块地啊,而我们啥也没有啊。但是即使啥也没有,依然得居家过日子,依然期待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对于像我们这一类经济上不富裕的人群来说,如何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呢。有没有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育儿方法呢?我的答案是有。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低成本、高效能的育儿方法,这些方法是我通过阅读国内外的心理学方面关于育儿的书籍,同时通过我自己的育儿实践检验,感觉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里给予足够多的陪伴和互动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在我生完孩子后,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跟我说:“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金不换的黄金时期”。我当初也正是听信了她的话,毅然决然的跳进了“全职妈妈的大坑”里。虽然三年多的全职妈妈生活,让我体验了各种滋味,也让我一度变得“面目全非”。如今我慢慢从这个“坑”里爬出来了,但回想整个过程和看到我孩子如今的状态,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想我还是会毅然决然的往这个“坑”里跳。

为什么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中,母亲的陪伴是如此的重要呢?

研究显示人类婴儿是极具脆弱性和依赖性的生物。婴儿还没有“配备”高级的神经系统,去应对出生之后来自身体的、情绪的以及来自子宫之外环境的各种挑战。因此婴儿想要生存,他必要依赖一个“强壮而智慧”的成人的帮助去应对上述的各种挑战。那么母亲是那个“强壮而智慧”的成人的最好人选。因为人类的进化,大部分的母亲都具有给予自己的孩子足够好的爱的天性和能力。例如当婴儿哭泣的时候,大多数的母亲几乎不会去思考“应该怎么做”,她只是感觉到一种无意识的、情绪上的冲动想要去安抚自己的孩子。同时直觉会告诉她,孩子是饿了,尿尿了,或者是困了。

有人说照顾小宝宝这件事情,谁来做效果不都一样吗?对那么小的孩子来说,只要有奶,那就是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天,我给一个还不到半岁的邻居家的、饿得嗷嗷大哭的孩子喂奶。一开始因为饥饿,小家伙猛吸了两口。然而当她一抬头看见我的脸不是她母亲的脸时,猛然撒开了奶头,并挣扎着离开我的怀抱。所以对于婴儿来说并非有奶就是娘。我想对于大部分的母亲来说,我们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婴儿在喝奶的过程中,常常会注视着母亲,他的小手会抚摸着妈妈的乳房。那一刻不仅仅只是在喝奶,他还在跟自己的母亲进行深情的情感交流,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那是不是每个母亲只需要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本能去养育孩子就足够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尤其在回应和满足孩子的情绪情感方面的需要,母亲不一样的方式,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例如,很多临床观察发现一边喂奶一边看手机和一边喂奶一边深情的注视着怀中的婴儿两种母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完全不一样。前者很可能养育出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而后者却很可能会养育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原因在于前者很多情况下都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或者对孩子的情感需要不敏感。而后者不仅能关注到孩子的情感方面的需要而且能够很好的回应到孩子的情感需要。

总体上来说在安全依恋关系中,母亲会从情绪上顺应孩子。敏锐的感知和有效的回应到孩子的情绪。另外母亲和自己孩子的沟通,不仅仅通过语言,还通过肢体和身体的抚触、表情、声音语调等等和孩子沟通。这种沟通不仅仅发生在婴儿和母亲的思想中,它还发生在二者的身体上。所以经常跟咿咿呀呀的孩子聊天,抚摸孩子,跟孩子深情的对视,变换各种音调逗弄孩子都会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举个生活的实例:我一个朋友第一胎是个女孩,这个朋友本身就更偏爱男孩。在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她常常因为要忙于做家务,极少跟孩子互动,常常把孩子放在一边独自玩耍。如今孩子三岁了非常木讷,不跟人交流,别人问她话的时候,也不吭声,说话也总不利索。这个朋友第二胎如她所愿生了个男孩,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把孩子抱在手里,也经常跟孩子聊天,逗孩子乐。第二个孩子还不到一岁就特别喜欢跟人互动,说话早还很利索,见人就笑呵呵的。

二、跟孩子建立合作性的沟通模式

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照看者应当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而且尽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要求和信念(具体下文的第四部分)。

其次是照看者和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时,照看者应当主动去修复。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心生期望:通过和他人互动,自己情绪上失去的平衡有可能得以恢复。

然后是照看者应当主动充当“脚手架”,来支持孩子正在形成的沟通能力,例如,当一岁左右的孩子用手指着门并且说“玩”,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用孩子的口吻说:“我想出去玩”。孩子如果是这个意思,他就会点头。等孩子大一些后,鼓励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最后是在孩子对自我和他人的感觉尚处于发展变动的时期,照看者必须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对孩子设置一些规矩,同时允许孩子反抗。例如,带一岁多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些玩时,他可能会去拿其他孩子的玩具,这个时候要告诉他“宝贝,你需要经过玩具的主人同意才可以玩” 。

三、为孩子的情绪发展留出空间

研究发现儿童对自我的表达中,那些能唤起依恋对象(主要抚养人)调谐性反应的表达会被整合,而那些唤起冷漠的、不可预测的以及吓人的反应(或者根本就没有反应)的表达,则会被防御性地排斥或者扭曲。其中被整合的部分,就会享受一个健康成熟的发展轨道,而未能整合的则会停留在未发展的状态中。

把患者带到治疗中的那些困难,通常都涉及他们在感受、思考以及用“有效”的方式与他人联接(还有和自己的联接)等方面未整合和未发展的能力。考虑到这一点,Bowlby将心理治疗师的任务定义为:“我们的角色就是准许患者去思考那些父母曾经妨碍、禁止他们去体验的感受,去考虑那些父母曾经禁止他们审思的行为”,简而言之,临床工作者的角色就是促进整合,以这样的方式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健康的发展,而这通常是从情绪的发展开始的。

今天在餐馆进餐,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一岁半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一直哼哼唧唧想要做某件事情,他的母亲一开始很努力的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意图,例如给他买好吃的,抱着他,但是似乎都没有真正的理解到孩子的需要。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母亲大吼,孩子大哭。餐馆中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对母子。母亲几乎情绪失控。

同样的,作为一个母亲,我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母亲的不易和尴尬。不是她不想去回应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而是她不知道,那一刻孩子究竟期待她如何去回应和满足孩子的何种情感需要。她尽力了,最后还是被深深的挫败了,在她大吼的那一刻,我想她已经无法再保持冷静和保持住自己的情绪了。

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种很狼狈,让人奔溃的情境。有一段时间,我的孩子一天总要“无缘无故”的大哭一场。直到哭透了为止。哭的过程,不允许我接近,我一旦接近就拳打脚踢的挣扎。最初我也如同上面那个母亲一样,大吼或者把孩子狠狠的摔在床上,但是事后又非常懊悔和自责。

后来我告诉自己,第一步我需要做到的是在孩子大哭时,我能静静的陪在她身边,不打她,不骂她。那段时间,我疯狂的查阅各种育儿的文章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慢慢的我做到了在孩子哭泣时,不被孩子的哭所激怒,但是内心依然是波澜起伏。

再后来,我发现,在我的孩子哭时,她需要被允许、不被打扰的、安心的哭一会。然后才愿意接受安抚。当她哭声放低放慢,眼睛睁开时,那预示着愿意接受安抚了。然后我就瞅准机会,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抚摸她。等她完全停止了哭泣后,再问她为啥哭。有时候,她能说出具体原因,但是更多的时候,她自己也忘记了当初是因为什么哭了。或许她仅仅是因为心理烦闷,想发泄一下,找一个安全的,不被打扰的环境大哭一场。

当孩子情绪来袭时,我们做父母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抱持住自己的情绪,不对孩子发脾气、不打骂孩子,从而给予孩子情绪的发展留出空间。为孩子营造一个不被打扰的、安全的环境,去体验自己内心的情绪并且被允许去表达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这样孩子内心的各种感受才有机会被整合,进入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

而对父母来说,当孩子情绪来袭时,要去抱持住自己的情绪并非易事。因为孩子的激烈情绪往往会触发出父母自己小时候曾经未被整合好的情绪情感。例如,我小时候就没有被允许过哭,一哭就会遭到父母的训斥,从而觉得哭是丢人的,晦气的,灾难性。所以,最初我在遇到孩子哭时,就很恐慌,因为我内心被唤起了小时候哭的时候那种很糟糕,很差的情绪体验。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心理治疗才慢慢能够去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哭。从而才能慢慢做到也允许我的孩子哭。

四、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并尽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要求和信念

依恋理论中关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开放性和包纳性能够促进整合。具体来说就是父母应当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而且尽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要求和信念。

例如,最近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懵懵懂懂的进了教室,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敢吭声。第二天,她开始反抗,不愿意进教室,当着老师的面哭。那一刻,我开始放心下来,她终于敢哭了。第三天,爸爸满园子追着抓住她,强行把她抱到教室门口,她大哭大闹挣扎着。只是当爸爸把她放下后,她跑向了老师的怀抱。那一刻,我很感动,我想她不仅敢在老师面前哭了,还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安抚了。第四天,出乎我跟爸爸的意料之外,她不哭了,很平静的拉着老师的手进了教室。在整个过程中,我内心我都能理解和接纳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的恐惧,反抗,哭泣和想要逃离。所以她那边也能比较顺畅的去体验和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些情绪。

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自从上幼儿园后,一旦不满足她的需要就发脾气。有时候晚上,还会做噩梦。爸爸和我一开始很纳闷也很担心。

有过那段她“无缘无故的哭”的经验后。我首先告诉自己,需要给孩子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静观其变,不妄为。这段时间,我们尽量“放宽”对她的要求,对她“惟命是从”。例如晚上,我跟爸爸乖乖的做她的学生,听她指挥。慢慢的发现,原来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允许孩子们随意说话,这让她很郁闷。因为她是一个话匣子,在家里的时候,每天总有说不完的话。而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只能规规矩矩的坐着听老师说。

另外,因为我对她的养育是那种放养型的,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而我跟她之间的关系属于合作型,彼此配合和协调。而在一个部队的幼儿园里,是要遵守各种规矩和听老师指挥的。这对于刚三岁多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适应新的作息,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规矩。很可能,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家里跟学校里告诉她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从而会让她内心产生很多冲突。例如,在幼儿园里,哭常常被视为不乖的表现。而我却经常跟她说想哭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当我跟爸爸慢慢理解到她目前面对的诸多挑战后,我们尽量在她放学后,多陪伴她。把耳朵借给她用,听她把在幼儿园里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刚开始她会说“幼儿园里太累了,我再也、永远都不要去幼儿园了”。这个时候,我们尽量不反驳她,重复她的话“幼儿园里太累了,我家闺女永远都不想去幼儿园了”。允许她在家里做个不乖的孩子,因为她在幼儿园做乖孩子做得太累了;发脾气的时候尽量不说教她,尽量帮助她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例如爸爸刚才没理解你的意思,你很生气,你没能成功的组装的这个房子,很沮丧等等。陪她一起游戏,释放她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陪她看那些轻松、简单、生活化的动画片,例如《贝贝的生活日记》、《粉红猪小妹》等等。给她讲跟她的生活贴近的故事,例如贝贝熊系列的书籍中的《上学》、《朋友之交》、《噩梦》、《嫉妒心》,和一些关于情绪方面的书籍如《生气的亚瑟》等等。

慢慢的,她从刚开始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到逐渐变得跟上学之前一样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跟我们说起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或许她已经慢慢找到了在幼儿园让自己变得舒适、快乐的方式。

五、接纳我们在育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且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著名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曾经富有洞见地观察到:好母亲和坏母亲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如何处理所犯的错误。

在这三年多的育儿过程中,我也曾经跟孩子发过脾气、打过孩子、骂过孩子,还经常犯糊涂。

但是我有一个特点是我会反思和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坦然的跟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今我在犯糊涂时,我的孩子会提醒我说:“糊涂的老妈”;在我大声跟孩子说话时,我的孩子会很严肃的跟我说:“你这么大声会吓倒我的,你要温柔一点”。在我罗嗦的给她讲道理时,她会说:“妈妈,我知道了,你别说了,再说我就烦了”。所以宽容的对待我们自己在育儿中犯的错误,淡定的去接纳和跟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给予孩子跟你表达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空间,还会让孩子从你身上习得如何更好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等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能区分你和我了),一定要满足孩子自主性探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承担很多大大小小的风险,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方法可以参考一些育儿类文章中提到的“保护性撞墙”的方法。

目前来说我对我家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很满意:她跟我和爸爸很亲密,也能轻松、安心的离开我们去幼儿园;她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也能很好的跟老师、同学友好的相处;她有爱心同时也富有想象力;她喜欢展示自己,也能表达对别人的赞赏。对她的养育过程中,我们没有投入什么金钱(没喝过奶粉,吃的很普通,穿的和玩的几乎都是别人赠送的旧衣服、旧玩具),我们唯独用心投入就是我们自己的陪伴,从出生后,我们就开始陪聊天,陪讲故事,陪做游戏,陪看动画片,陪哭、陪笑、陪吵架,陪玩沙子和泥巴等等。


作者简介:宁丽,心理咨询师,现为全职妈妈,主要致力于自我成长、疗愈和父母的关系、育儿、夫妻相处等方面的研究,长期进行亚隆团体心理咨询的系统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