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横向议论视野广——议论文写作技巧训练

 三驾马车1966 2019-04-13


刘向军

一、  写作目标

(一)  课标目标: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专题目标:

学会横向展开议论,掌握发散思维的一般技巧。学会围绕中心观点分别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面上并列展开分观点并加以论述。

二、  知识概述

横向议论的本质即论证的思维以并列的方式展开,即多角度地看问题。

这种多角度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在写作中,常见的横向议论展开思维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从“是什么”的角度发散展开,一种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发散展开,一种是从“怎么办”的角度发散展开。这是因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一个现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怎么来处理的逻辑问题。而对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者而言,又各自包含着复杂的因素,这正是横向议论思维存在的基础。在写作时针对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来挖掘多种因素,就构成了横向议论。

所谓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展开,即围绕一个中心观点,并列挖掘几个“是什么”。所谓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展开,即围绕一个观点,并列挖掘几个“为什么”。所谓从“怎么办”的角度来展开,即围绕一个观点,并列挖掘几个“怎么办”。在行文中,围绕这几个并列的分观点来展开议论,就构成横向论述的议论文。这样的议论文有看问题角度全面、说理充分的表达效果。

三、  范文示例

(一)理想的阶梯

陈群

青年最爱谈理想,但只有依靠奋斗才能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评:首段照应标题,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艰苦奋斗是通往理想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评:段首句提出分观点。要注意的是,这个分观点提出的办法就是针对中心观点,围绕着“是什么”的角度来提出来的。自问:“理想的阶梯”是属于什么样的人的呢?答: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这个所答,正是本段的分论点。】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评:围绕分观点,举马克思的事例,突出马克思“奋斗一生”、“研读无数种著作”、“不断”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地面竟然磨掉一层”这些特点,而这正是分观点“刻苦勤奋”所需要的支撑。】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他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终获成功。【评:举诺贝尔的事例,突出其“废寝忘食”、“几百次试验”的特点,而这也正是分观点“刻苦勤奋”所需要的。总之,议论文中所举的事例,务必要围绕观点来切入,选择最有利于支撑分观点的事例特征。】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今天,有志于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也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评:在段首句明确了这个分论点后,作者引用经典事例有效地加以论证。并于语段结尾时再次回扣分观点展开分析,强化论证。在分析论证中,始终突出分观点“刻苦勤奋”这个核心。】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评:再次围绕中心论点从“是什么”的角度发问:理想的阶梯,还属于什么样的人呢?答: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个所答正是本段的分论点。】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评:此处运用了引证法,引名人名言,有力地说明“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评:此处采用例证法,突出爱迪生“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特点,其目的就在于论证分观点。】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评:举鲁迅、巴尔扎克这两个典型的文学家的事例,突出他们“视时间如生命”、“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不肯浪费一刻时间”的工作特点,目的都在突出分观点“珍惜时间”这个核心。鲁迅和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但在此处只强调他们“珍惜时间”的这一个侧面,围绕观点举事例,这就是例证法最根本的窍门。】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评:在本段结尾,作者概括本段事例,针对分观点“珍惜时间”这一核心,展开正反分析、说理,有力论证了观点。】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评:第三次围绕中心论点,从“是什么”的角度发问:理想的阶梯,还属于什么样的人呢?答: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这正是本段的分论点。至此,全文的三个分观点呈现完毕。而这三个分观点有两个特征:一是都从属于全文的中心观点,二是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严格的主次之分。本文正是一篇典型的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评:举文学家高尔基的典型事例,突出其“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不“屈服、畏缩”、“展翅翱翔”的特点,这正是为了服务分观点“迎难而上”的论证需要。】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评:同样采用例证法,举华罗庚的事例,突出其“干杂活”、“昏黄油灯下演算”的特点,这也是为了支撑“迎难而上”的分观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评:在本段中,作者同样引用了中外典型事例,加以分析,作了有效论证。在语段结尾,作者概括所举事例,进行集中分析、说明。在分析、说理中,作者始终瞄准段首分观点“迎难而上”的核心词,突出强调“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奋斗”这些词语,有力地呼应了分观点,形成一个有力的论证片段。】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高峰。让我们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评: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呼应首段,重申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中“奋斗”这一核心词,对读者发出号召,简洁收束,鼓舞人心。】(有删改)

【总评】

陈群先生《理想的阶梯》这篇议论文,多年来被收入在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至今读之,此文依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依然具有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此文具有平时练笔和高考实战时满分作文的重要特征,是议论文写作中十分值得学习借鉴的典范。

本文的论证思路属于典型的横向议论的思维方式。文章主体从三个并列的角度来思考“理想的阶梯”的问题,所提出的三个分论点构成了并列的层次关系,互不雷同,互相补充,使得文章说理全面,增强了说服力。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条理十分清晰。精选的事例以及事例之后围绕分论点的精要分析,使得分论点和材料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本文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可以提取出如下简纲。

标题:理想的阶梯

中心观点: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分观点一: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例证:马克思勤奋读书;诺贝尔勤奋试验。

分观点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引证:富兰克林语。

例证:爱迪生惜时试验,鲁迅、巴尔扎克惜时创作。

分观点三: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例证:高尔基在困境中写作,华罗庚在困境中演算。

这个简纲一目了然,通过这个简纲,我们对陈群先生《理想的阶梯》一文中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就更加明了,也对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顺便特别指出的是,拟一个高质量的提纲不亚于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事实上,也只有能拟出高质量的提纲,才可能写出高水准的作文来。

二.人要做物的主人

(考场作文)

【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另据报道,国内某高校还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收纳袋分布几十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都标注着不同的数字序号和学生名字。上课前学生必须关掉手机并放入袋中才能到座位上听课。

对于一些高校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即“怎么办”的角度写成一篇以横向思维方式展开分论点的议论文。

【正文】

读罢材料,令人感慨:手机之害已至于斯哉!某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规定,这显然是不得已之举,其根源正在于大学生们已普遍沦为手机的奴隶而不可自拔。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人要做物的主人。【评:首段扣合材料,简要分析,呼应标题,及时亮明中心论点。】

人要做物的主人,就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评:全文第一个分论点。咬住中心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问:人要做物的主人,需要怎么办呢?答:人要做物的主人,就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设置“手机收纳袋”也好,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也好,根本上是一种约束手段。高校的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因为它没有放弃自己的育人职责,也因为它在约束中充满了育人的温馨。【评:立足原材料做分析,肯定某大学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做法,支撑了分论点。】但是,高校的做法也让人叹惋:贵为高校学子,在上课期间也不能管束自我,已把学校逼到了这步田地,真是情何以堪!【评:结合原材料,进一步分析,用反讽的手法,批评了大学生行为缺乏约束的不良现象。】用手机如此,用它物亦然。试想,不分场合,我想抽烟就抽烟;不管红绿灯,我想开车就开车;不管邻里是否晚睡,我想多大音量看电视就多大音量看电视:世界能太平么?【评:一句话举出了来自生活中的几个典型事例,说明人在享受物的同时必须要有约束,有力地支撑了分论点。】人在享受物质便利的同时,必须要有规则意识,不能我想怎么就怎样,否则,人就成了物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了。【评:分析、总结本段,从反面强调中心论点。】

人要做物的主人,就需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评:全文第二个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发问:人要做物的主人,还应该怎么办呢?答:人要做物的主人,就需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和第一个分论点构成多角度的并列关系。】

其实,某大学温馨约束大学生上课时上交手机的做法,其效果实在值得怀疑。因为,必定是因为高校对大学生三令五申、三番五次教育提醒而无果,才出此高招。【评:再次结合命题材料做分析,指出只有温馨的约束是不够的,暗扣必须“进行处罚”的分论点。】但即便如此,已经引发得网友们议论纷纷了,保不定就有某大学的学生边上课边用手机就此发议论呢!【评:巧妙地生发材料,进一步否定了一味的温馨约束起不到教育作用。】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中小学生呢,难怪各地中小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问题几乎清一色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至于社会上对违规酒驾之类,处罚更是严厉了,不服么,你试试看!效果如何呢?好得很!【评:就大学生用手机问题,自然举出了中学生在校园里滥用手机的问题及普遍的管理处罚办法。同时,又简洁地举出严厉处罚酒驾违规的事例,处罚的效果好得很,正说明了分论点的正确性。】校有校规,国有国法,违规违法,就要受罚。如此,才能督促人成为物的主人,至少在规则要求的情形下人要成为物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评:段尾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全段,呼应、强化了分论点。】

人要做物的主人,就要教育人养成自省的习惯。【评:全文第三个分论点。此分论点同样是咬住中心论点发问:人要做物的主人,还应该怎么办呢?答:人要做物的主人,就要教育人养成自省的习惯。至此,这三个分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构成了横向议论的并列式思维结构,一同支撑起了中心论点。】

某大学显然也很为难,管理大学生上课期间用手机问题,似乎不宜像管理中小学生那样采取处罚的办法。那么,解决问题还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每个大学生上课期间都用手机,多数大学里的大学生是有这种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做人教养的。【评:结合命题材料,分析人要做物的主人的另一种视角,即人要有教养的自觉。】法规、纪律的约束和处罚很重要,但它们不能也不必涵盖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在此之外,自省的习惯却可以使人自觉地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超乎约束之上的人。这就依然需要持续不断的素养教育的引导。【评:进一步分析自省的意义,落脚到教育引导上,回扣分论点。】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要成为物的主人显得尤为艰难也尤为重要。这需要约束、处罚、教育自省三管齐下。而对于大学生、中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代代青年人成为物的主人而非奴隶。【评: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总评】

本文是针对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作的议论文。本文在行文中围绕着“怎么办”这个解决问题的角度,分别从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三个角度本质上是并列式横向议论的思维关系。这样的论述,使文章给读者呈现出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全面感、现实感。

另外,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善于针对眼前的命题材料合理生发,既按写作要求回答了作者对材料的看法,又有效地支撑了各个分论点。

四、  技法导引

(一)明确中心,点题百遍不厌多。

文章的分论点从属于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地,对于800字的考场文章来说,有三个分论点足矣,过多则显得文意累赘而又不能使文意深入,过少则显得文意单薄说理乏力。议论文的三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犹如支撑起大鼎的三足,中心论点统帅分论点,分论点支撑和细化中心论点。因此,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机相关,即要多次点及中心论点,紧扣中心论点来横向生发。扣及中心论点并非一味地简单重复中心论点那句话,常常是扣及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即可,这也是重要的写作技巧。如在《理想的阶梯》一文中,“奋斗”一词就是关键词,它是全文立论的灵魂,论述时紧扣“奋斗”一词或其同义词、近义词,就是在紧扣中心。

(二)横向议论,精心拟定分论点。

只有中心论点而没有分论点的文章写出来就不够充实,只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不断地碓砌事例了。所以,横向议论对于充实说理极为有益。

横向发散思维提出三个分论点的办法很简单:三问三答,以答作论。即咬住中心论点,作者心中可三问三答,把所答作为分论点即可。要注意的是,三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要互不雷同,否则,就称不上是横向议论了。

如前文所述,拟定横向议论的三个分论点可有三个角度,即:“是什么”的角度,“为什么”的角度,“怎么办”的角度。这三个角度不能同时切入,而只能选其中一个角度来展开分论点,否则,那就可能是纵向议论的思维方式了。这也是本专项训练的要点所在。

围绕着“是什么”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问1:某某是什么呢?答1:某某是某某。问2:某某还是什么呢:答2:某某还是某某。问3:某某还是什么呢?答3:某某还是某某。

围绕着“为什么”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问1:某某是为什么呢?答1:某某是因为某某。问2:某某还是为什么呢?答2:某某还因为某某。问3:某某还是因为什么呢?答3:某某还因为某某。

围绕着“怎么办”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问1:某某应该怎么办呢?答:某某应该以某某办法来办。问2:某某还应该怎么办呢?答2:某某还应该以某某办法来办。问3:某某还应该怎么办呢?答3:某某还应该以某某办法来办。

无论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哪一个角度来展开三个分论点,都可以构成不同角度的横向议论思维结构,这就是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特征。其中,难点在于三个分论点要从属于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互不雷同,三个分论点彼此互不包含,三个分论点得是有机的关联体。这就必须结合作文命题、结合生活经验、结合中心论点,合情合理地拆解所要论述的道理的多个角度,而这正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目的所在。

(三)整句表述,有效凸显分论点。

有了分论点后,要让分论点在文中充分发挥对主体语段的统领作用,就可以通过相应的技巧来凸显分论点。

常用的技巧有两种:一是用整句的形式来表述三个分论点,让三个分论点的句子长短保持一样,这就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整齐美,当然就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二是把三个分论点一律放在主体部分每个语段的段首,这不仅有效地引领了每个语段的语意,也让读者能迅速捕捉和认可文意脉络。当然,也可以把分论点作为独句段来呈现,使之更加凸显。

陈群的《理想的阶梯》一文,三个分论点都放在段首位置,对相应语段起到了有效的管辖、领起作用。这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而言,都有利于把握文意,把握文脉。

五、  写作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从“是什么”的角度拟一个横向思维议论的写作提纲。要明确标题、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之后附上简明的事例选材提示。

有人说:“与你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自定立意,拟一则提纲。如果时间许可的话,可以就你所拟的提纲写成整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

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上帝不是以强力和荣耀来显示自己,而是以自己的苦难和十字架来显示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从“为什么”的角度写一篇横向思维方式的议论文。

3.整篇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横向思维议论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94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发现了灭虫效果极好的农药DDT(又名滴滴涕)的药效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DDT等杀虫剂进入食物链后对人类环境的灾难性破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禁止了DDT的生产。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医学院的评委会曾公开表示歉意,为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而感到羞耻。

2000年7月,针对热带地区疟疾死灰复燃的现象,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药物学分册载文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启用DDT,以解决暂时没有DDT合适替代品的问题。

200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解除对DDT的禁令,允许其在可控的范围内限制使用。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写作导引】

1.原材料只有一句话,本身就是一个中心观点。围绕这句话可以从并列思维的角度采取三问三答法,以答作为分论点,以此来拟提纲,就构成了横向议论的写作提纲。如:和勤奋的人交往,你的未来会怎样呢?和有志的人交往,你的未来会怎样呢?和善良的人交往,你的未来会怎样呢?所答即是横向议论的分论点。要注意的是,命题中“与你交往的人”可以是古往今来各类人物,只要你以他们为精神之友,他们就是“与你交往的人”。

提纲示例:

标题:交往成就未来

中心论点:选择交往,成就未来。

分论点1:选择有志者交往,心怀大志走向未来。

事例:恩格斯以马克思为友,成就伟大学说。

分论点2:选择勤奋者交往,发奋努力实现未来。

事例:以勤奋的俞敏洪为榜样,学习和事业上更努力。

分论点3:选择奉献者交往,爱满天下成就未来。

事例:以特蕾莎修女为榜样,奉献自己给社会。

2.马丁·路德·金的话包括了四层意思:上帝不以强力显示自己,上帝不以荣耀显示自己;上帝以承受苦难显示自己,上帝以背负责任来显示自己。800字篇幅的作文,抓住其中的三层意思来写即可;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层意思来写。本次写作训练要求从“为什么”的角度来横向展开议论,所以,既可以针对四层意思中的某三个从“为什么”的角度自问自答,以答作论;也可以从四层意思中的某一个切入,从“为什么”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

“为什么”横向式发散思维议论示例:

问1:为什么上帝不以强力显示自己呢?

答1:以强力显示自己,这是蛮横而不是关爱。

问2:为什么上帝不以荣耀显示自己呢?

答2:以荣耀显示自己,这是虚荣而不是高贵。

问3:为什么上帝要以苦难显示自己呢?

答3:以苦难显示自己,这是以吃苦奉献爱心。

问4:为什么上帝要以十字架显示自己呢?

答4:以十字架显示自己,这是为世人背负责任。

3.这则材料非常典型地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特点。此材料的中心观点应该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一个反复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围绕这个中心观点,从并列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就构成了横向思维的论述结构。如: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还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还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所答即构成横向思维议论的分论点。

六、  诊断升格

(一)病文诊断

科技利弊辩证看

石静茹(学生习作)

科技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评:病句,“科技”本身不是一项发明,科技的目的在于发明创造。】人类得益于科技,不仅可以看遍世间美景,而且实现了无数的“梦”。但科技不是完美的,【评:病句,表述过于绝对,应该说“不是所有的科技发明都是完美的”。】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正确对待科技。【评: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滴滴涕这种农药为人们的生产带来了益处,可同时也对人类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破坏。利弊同存,人类没有因其药效好而疯狂使用,【评:此表述不合原材料含意。当初,正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DDT,才导致了可怕的生态灾难。】也没因其污染性而坚决禁用,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限制使用。这是明智的,我们要在得益的前提下正确看待科技。【评:引述原材料来论证中心观点。】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看待科技,我们才会受益无穷。【评:提出分观点。“正确看待”与下一个分观点“正确使用”实质雷同。】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魅力。【评:此句说得虽然漂亮,但比较含糊、朦胧。什么科技?怎样的一扇窗?可使用更加理性的议论文语言。】科技为我们敞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但同时,科技也为我们挖了隐形的黑坑,【评:不是科技给人类挖了黑坑,而是人类不正确地运用科技。】许多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一些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诈骗犯罪……科技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会使我们陷入无底深渊,只有正确利用科技,我们才会感受到它的魅力。【评:语段结尾回应分观点。本段事例比较笼统,行文中表述角度没有完全契合“正确看待科技”这个视角。】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科技,才能造福于人类社会。【评:提出分观点二。此观点与上述第一个分观点雷同,这不符合横向思维议论的立意训练要求,也影响了文意的深刻性。】

科技应用于诸多方面:农民进行机械化生产,运用科技生产医疗设备,利用科技丰富人类生活……【评:病句,“丰富人类生活”包括前二者,不能在一起并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地球的环境也不复往昔样貌。【评:此过渡句逻辑上有问题,前半句在肯定段首句的事例,后半句却引发转折,但这个转折与段首的事例不相关。】化工产品造成水体污染,燃气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白色垃圾的随意丢弃给土壤带来负担……地球已负重不堪,我们要减缓步伐细细思考,要懂得正确使用科技,不要让便利毁坏生存的环境。【评:就本段分观点而言,应该围绕相同的科技发明,讲什么是正确的运用,什么是不正确的运用,而不是指向于不同的科技发明。】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发展科技,才能创造和谐进步的世界。【评:提出分观点三,但和上面两个分观点没有有效区分。】

科技,使人类的飞天梦成为现实,使人类能够畅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技,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科技,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带领人类勇于拼搏与创新。科技,应被正确应用于发展,相反地,科技应用来维护和平而不是破坏和平,科技应用来使人类进步而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确运用科技,世界共同进步。【评:此处使用一般举例法,从正反两方面指出正确发展科技的意义。】

科技是把双刃剑,利弊还需辩证看。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实现科技的价值。【评:呼应标题,总结全文。】

【总评】

    从本专题的训练要点来看,本文在立意形式上基本上落实了用发散思维的原理横向思维以确定分观点的训练要求。但是,文中三个分观点的质量还需要打磨、提高。主要问题是分观点的表意还不够明确、准确。如“只有正确看待科技”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才是“正确看待科技”呢?又如“只有正确使用科技”和“只有正确发展科技”到底指什么呢?这些分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结合命题材料来看,表述不够准确、到位。相应地,在运用事例来支撑分观点时,也显得有些单薄。

(二)升格佳作

用一双慧眼看科技

石静茹(学生习作)

滴滴涕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世人对它由喜到惧到憎,又到再用且控,滴滴涕从1948年问世以来这几十年间的命运变化,典型地折射了人与现代科技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它给世人的警醒就是:用一双慧眼看科技。

用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在欣喜科技之利的同时,还要警惕科技之弊。

曾几何时,滴滴涕的问世令人欢欣鼓舞,以为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问题,发明者米勒被授予1948年的诺贝尔奖就是明证。然而,也就在对滴滴涕普遍狂热的赞扬和使用中,人们失去了对这项新发明应有的警惕,以致这种农药给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与滴滴涕相似,农药666粉也曾经风靡全球,被世人视为消灭多种害虫的终极良药。但是,好景不长,人们发现,666粉对环境有严重污染,进入食物链后会在人体内长期蓄积。至少到目前,666粉在全球范围内还属于禁止生产的农药。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普遍的规律,必须拥有一双慧眼,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看到科技之利的同时警惕科技之弊,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

用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研究新发明的可能弊端,要防患于未然。

显然,当年米勒在发明滴滴涕时,并没有意识到需要思考、研究一下滴滴涕这种新发明可能存在的危害,当然也就不可能告知世人它的弊病,自然也就谈不上预防了。滴滴涕如此,666粉如此,化肥如此,白色塑料如此,核能发电如此,化学治疗如此……无数个科技发明在运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两面性都提醒我们:要及早预防新发明的弊端,而不能总是坐等危害出现了才亡羊补牢。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的正规的中西药都附有使用方法和使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说明,这就是对科技成果弊端的提示与预防。当我们以辩证的慧眼看待新发明时,我们就减少了对科技的盲目膜拜,而增加了对科技发展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就可能预防许多危害的发生。

用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扬其长避其短。

滴滴涕有危害,但在严格的控制下,它依然有其使用价值。核能发电存在着泄露的风险,但在严格的掌控下,它就能发挥出造福人类的长处来。白色塑料容易污染环境,但只要有效回收,它就能给世人带来极大的便利。科技是一把征服自然的双刃剑,任何一种新发明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也正因此,科技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超越的过程。用一双慧眼看科技,人类就能找到合理使用科技新发明求得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途径。

科技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自身的存在状态。它是一把双刃剑,带着一双慧眼走近科技,才能让科技成为一把不伤及自身的利剑。

【总评】

修改后的升格文章较之于原文有两个有效提升。

一是修改了分观点。以横向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拟出了分观点并展开论述。各分观点之间互不雷同,都能紧扣原材料来做合理生发,这形成了横向思维的逻辑结构,增加了说理的全面性。

二是修改了部分事例。当一篇材料的中心观点和分观点确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事例来支撑观点并借以展开有效论证。修改后的文章调换了个别事例,并从事例出发围绕着分观点来论述,使观点与事例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常见误区

横向议论专题训练常见误区主要有三个:一是所提出的分论点彼此之间有雷同、包含被包含关系,徒有形式上的充实而本质上没有变化;二是所提出的分论点本身非横向思维的逻辑关系,而是杂有纵向思维的逻辑关系;三是分论点脱离了中心论点或是眼前的写作命题。

(三)  训练小结

1. 多做拟提纲训练。

因为横向思维议论是就文章整体而言的,孤立的某一段不容易显示出横向思维的特点。因此,针对写作命题进行拟提纲训练,就可以用时短而目标明、效果好。在有了高质量的横向思维结构的提纲后,再进行全文写作,效果就更好了。

2. 至少做三次训练。

因为横向思维议论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大角度,它们各自都极为重要,它们在拟定分论点时也各有特点。“是什么”重在分析事物的多种现象,“为什么”重在分析事物的多种本质,“怎么办”重在分析事物的多种解决途径,因此,本专题可以分解为三个训练课时,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都实践一番。这样,对于“纵向议论”以及“横向纵向交叉议论”也就把握得更好了。

3. 要重视修改训练。

要围绕本专题的训练重点,进行反复修改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思维起到优化作用。无论是教师指导下的修改训练还是学生的自主修改,都是比第一次写作意义更重大的写作训练。修改时,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来思考:分论点彼此独立吗?分论点是横向思维关系吗?分论点能支撑中心论点吗?分论点与写作命题吻合吗?

七、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说:“人类的历史在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从“是什么”的角度拟一则横向议论的写作提纲,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写成全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刘心武说:“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人就这么一辈子。”

上述的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主体部分从“怎么办”的角度切入,写成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论述你的观点。主体部分要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写成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

【写作指导】

1.泰戈尔的话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真理,时间会给被侮辱者以公平、公正、胜利,这就是历史的胜利,这就是正义的胜利,这就是人道的胜利,这就是人性的胜利,这就是真善美的胜利。因此,可以围绕着胜利所需要的条件来三问三答,以答作论。被侮辱者的胜利,是怎样的胜利?被侮辱者的胜利,还是怎样的胜利呢?被侮辱者的胜利,还是怎样的胜利呢?以所答作论点,这样就很容易拟出提纲了。

2.刘心武和刘墉的话看似是双则材料,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都强调人生短暂,短暂的人生中青春尤其短暂,辉煌的时刻更短暂。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呢?答案就是中心论点: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并列的角度三问三答,就构成了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一问:人生短暂,应该怎么办呢?再问:人生短暂,还应该怎么办呢?三问:人生短暂,还应该怎么办呢?

3.这是一则对立的材料作文,可任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了。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咬住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并列地三问三答,以答作论,就构成了横向议论的论述方式。如: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本质上是什么呢?还因为成功本质上是什么呢?还因为成功本质上是什么呢?答:成功是对自我能力的确认;成功是自信心的增强;成功是对自我潜力的激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