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 共二十六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个都可以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心做出来呢?”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有这样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两句诗,用在三家主祭的大堂上,取它的哪一点意义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仁,拿礼仪制度怎么办呢?作为一个人,却不仁,拿音乐怎么办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问题意义大呀!一般的礼仪,与其铺张浪费,宁可俭省朴素;丧礼呢,与其仪文周全,宁可过度悲哀。”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 孔子说:“野蛮人的国家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呢。”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 季氏打算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啊呀!竟可以说泰山还不如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不合规定的祭祀了〕吗?”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一定要举出一件有争的事,那么就是射箭比赛了!〔但即使比箭时,也〕先要相互作揖然后登堂;〔比赛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这就是君子式的竞争啊。”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 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儿笑得美啊,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这几句诗说的什么?”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道:“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启发我的,是商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