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预习内容:1.三焦经的全称是? 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3.三焦之间在人体的界线是? 4.三焦经在体表循行的路线与方向? 5.三焦经经过人体的重点部位及重要的穴位? 6.三焦经与哪些疾病有关联? 7.刮三焦经的作用? 8.刮三焦经的时候,哪些位置要重点处理? 预习文章
课程内容回顾前两次的课程学习和作业,体会最深的:易学难精 ,老师耐心的教导我们:要去领悟“徐而和”,一定得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去积累,也许有一天你就突然感受到砭下的力量了。想想你刮痧三个小时,重复大约挥了两万四千板呢?你在造气,应该少些其他的思绪。 对此我也要反思,以后刮痧期间沉下心来,少聊天,多专注。 部分答案:1.三焦经的全称是?
答:手少阳三焦经 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答:三焦是元气的运行通道。 “雾” 是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 "沤”是形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 "渎"指下焦灌渗水液、泌别清浊、排泻二便等,其功能如同沟渠排水,决渎流通. 这是关于对三焦用药的训诫——对上焦用药要轻、中焦要适量、下焦要重。 通常西医抽血分离出来后研究了血液指标,从不研究水液,而中医却有 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它走在十二经络里,我们不是局部打压,而是用疏通的方式变成活水,类似于水利局治水。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 在气机方面,上焦心肺上者宣降.中焦脾胃中者能升能降.下焦肝(在气机运动上肝为下焦)肾下者宜升下载一个“3DBody解剖” APP更加直观。 3.三焦之间在人体的界线是?
答:古人将三焦分为上、中、下三焦。 三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小肠归于中焦,肾、大肠、膀胱归于下焦。 《难经-三十八难》云:“三焦者,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 《灵枢》上说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这种“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内分泌的功能。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及膀胱。 4.三焦经在体表循行的路线与方向?
答:手少阳三焦经又可称为“耳脉”,是耳朵的忠实守护者,它分布于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起始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手背出于前臂伸侧两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进入缺盆穴,分布于膻中。 三焦经以手为起点,延手臂通过肩胛,绕颈部后外侧上到耳部,围绕耳朵走行一圈到眉毛终结。 5.三焦经经过人体的重点部位及重要的穴位?
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无名指指甲角的关冲穴,止于眉毛外端的丝竹空,左右各23个穴。 三焦经属火,焦字本身就是“火烧”的意思。看来此经“火气”不小。 三焦经与胆经是同名经,二者都是少阳经,上下相通,所以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而出,于是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 无名指外端关冲, 液门小次指陷中, 中渚液门上一寸,(如江中小沙州,把河流分开) 阳池手表腕陷中,(三焦经原穴,经络原气的源头,经气最盛地方,补三焦之原气,可搭配大脚趾旁的隐白穴) 外关腕后方二寸,(和内关相对,通生死桥,急救用穴) 腕后三寸支沟容,(治疗便秘,寒秘,热秘,配穴来用) 支沟横外取会宗,(加强的,不特讲) 空中一寸用心攻, 腕后四寸三阳络,(加强的,不特讲) 四渎肘前五寸着,(加强的,不特讲) 天井肘外大骨后,(合穴,和肘尖打淋巴相关的问题,急性炎症) 骨隙中间一寸摸, 肘后二寸清冷渊,(泄热,清热) 消泺对腋臂外落,(消除各种结节) 臑nao会肩前三寸量,(与大肠经上四穴一起治疗甲状腺类疾病) 肩髎臑上陷中央,(肩峰第一个凹陷处,) 天髎宓骨陷内上,(以下不细讲) 天牖天容之后旁, 翳风耳垂后方取, 瘛脉耳后鸡足张, 颅息亦在青络上, 角孙耳廓上中央, 耳门耳缺前起肉, 和髎耳前锐发乡, 欲知丝竹空何在, 眉后陷中仔细量。
三焦经直通头面,所以此经的症状多表现在头部和面部,如头痛、耳鸣、耳聋、咽肿、喉痛、眼睛红赤、面部肿痛。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且多发于脾气暴躁之人,打通此经,可以疏泄“火气”,因此可以说三焦经是“暴脾气”人群的保护神。及早打通此经,还可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此经穴位多在腕、臂、肘、肩,“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特效。下面咱们就挑选几个自己容易操作的穴位试一试。 液门(荥水穴):津液之门,在无名指、小指缝间。此穴最善治津液亏少之症,如口干舌燥,眼涩无泪。“荥主身热”,液门还能解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暴怒引发的耳聋诸症,此穴还善治手臂红肿、烦躁不眠、眼皮沉重难睁、大腿酸痛疲劳诸症。 中渚(俞木穴):此穴在手背侧,四、五掌骨间。俞主“体重节痛”,木气通于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经痛,都是中渚穴的适应症。此穴还可治偏头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体炎。此外,四肢麻木、腿脚抽筋、脸抽眼跳等肝风内动之症,都可掐按中渚来调治。 外关(络穴):此穴非常好找,在腕背横纹上2寸。外关即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胸中郁结之气可由此排出,外感风寒或风热可由此消散。此穴络心包经,因此外关可以引心包经血液以通经活络,可治落枕、肩周炎、感冒、中耳炎、痄腮、结膜炎。此穴更善调情志病,与胆经阳陵泉同用,有逍遥丸之效。 急救:可用针只对穿内关到外关,或者无针时用大拇指刺激内关,食指刺激外关,掐进去! 与胆经丘墟穴配伍,有小柴胡汤之功。此穴还能舒肝利胆,散郁解忧,可治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胸胁胀满,五心烦热,失眠急躁之症。若脚踝扭伤,用力点按外关穴,可即时缓解症状。平日多揉外关穴,还可以防治太阳穴附近长黄褐斑和鱼尾纹,以及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外关穴功效众多,且又是防止衰老的要穴,不可小视。 支沟穴,此穴在外关上1寸。所以与外关穴的功用较为类似,也可舒肝解郁,化解风寒,但同时还善治急性头痛、急性腰扭伤、胆囊炎、胆石症、小儿抽动症。古书皆言其善治便秘,但其最为特效是治疗“肋间神经痛”,俗称“岔气”。当岔气时,用拇指重力点按支沟穴,即时见效。 6.三焦经与哪些疾病有关联?
很多问题的解决是靠脾胃调达,治肝先识脾,而我们常说祛湿健脾,这个“湿”就是水,所以反过来就是处理三焦经。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脏腑症:三焦发生病变时,上焦容易心烦胸闷、心悸咳嗽;中焦病变易脾胃胀痛、食欲不振;下焦病变,会出现水肿、遗尿、便秘等。 *经络症:三焦经不畅时,容易出现胃脘痛、腹胀、嗳气、食不下、呕恶、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等病症。 刮三焦经作用7.刮三焦经的作用?
1)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它走在十二经络里,我们不是局部打压,而是用疏通的方式变成活水,类似于水利局治水。 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发生病痛等 2)主内分泌系统,腺体(如甲状腺、胰腺等)的分泌受三焦支配,还可以疏解肝的气郁. 去医院看病,很多症状查不出病因,往往会被诊断为“内分泌失调”。但很多时候,也很难确定是哪个内分泌系统出现了问题,这时大夫常常会给您一些谷维素或维生素B12这些比较安全平和的药物,但治疗作用实在有限。当您焦虑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试着刮自己的三焦经,效果通常会让您喜出望外。 8.刮三焦经的时候,哪些位置要重点处理?
刮痧注意事项1.刮天井穴,一定要曲起来,大拇指向后掐腰线,往下切下去,天井切肘尖。 2.肘尖刮的时候,可以放下来刮,扣进去 3.不一定要透出毛孔,气血过来了就行,红了 4.刮到外关举起来,一定要从井穴关冲刮出去 每一个手指边缘都是井穴,一定要从井穴出去。 尽量左右手刮。 顺序:按每次作业的顺序即可 3月16日第三次作业:1.开四穴X2人 2.左心包+右尺泽Ⅹ2人 3.刮头部并拍摄简单步骤视频Ⅹ2人(建议在一分半钟左右) 4.刮双手三焦经X2人 作业必须在下周五(3月22日)下午五点前完成并发上群,作业图片要求原图、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