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风湿防治

 昵称63452507 2019-04-15

第一章 痛风导读

一、痛风的定义:

痛风之痛就像一阵风吹过,痛风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是一种痛不欲生的” 痛”,1-7 天后,痛风就像”风一样”吹过去了。

什么是痛风?痛风又称“高尿素血症”,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也可以翻译为“普林”) 当嘌呤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既以钠盐(单水尿酸钠微小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 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会产生痛风。

二、痛风的症状和临床特点:

本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痹症, ( 血证论):“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症”。

痛风特点:代谢性疾病,尿酸引起,风湿性疾病; 关节疼痛,晶体相关性疾病,尿酸钠微小结晶。

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 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积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三、痛风的类型:

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于遗传;

继发性痛风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高尿酸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高尿酸血症并不都是痛风,只有5%-18.8% 的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1% 的痛风患者血尿酸不高,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是生化类型,痛风是临床疾病的名称。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的发生痛风问题的可能,一些人高血尿酸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发现高血尿酸1 周或者1 个月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

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 年的的间歇期,也有10 年的间歇期(5%)。期间需要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无高尿酸血症无痛风;痛风患者都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尿酸盐结晶沉淀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痛风的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

四、人体内代谢尿酸的两种途径:

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素,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 俗称富贵病。一般在男性身上发病,而且会遗传。海鲜,动物的肉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发病时候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 由肾排出,1/3 由大肠排出,体内的尿酸是在不断的生成和排泄,因此它的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在嘌呤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 由于酶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异常代谢发生紊乱,是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放减少,均可以引起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 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映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至关节肿大,畸形,僵硬, 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并发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 泌尿系统结石等,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五、痛风爱盯上哪些人?

性别因素 痛风易见于40 多岁的男性( 占95%),常见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患痛风,男女的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痛风几乎都是绝经以后,这个与卵巢的功能变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年龄因素 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容易患痛风,年龄约为45 岁左右,不过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营养过剩,运动减少,痛风在向低龄化发展,现在30 岁左右的痛风患者也很常见,

体重因素 肥胖的中年男性容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容易患痛风

职业因素 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应酬比较多和脑动力劳动者容易患痛风

饮食因素 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的人容易患痛风,喜吃肉类的比素食的人容易患痛风

饮酒因素 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容易患痛风

六、痛风会遗传吗?

痛风的发病与遗传有关,但是明确属于遗传性疾病罕见,仅占1%-2%。例如自毁容貌综合征和糖原积累i 型等,常见的遗传类形式是X 连锁隐形遗传,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等,其中级大多属多基因遗传。

痛风有家族型高发的可能,但是并不是等于说父辈有痛风子孙后代一定就会有痛风,痛风患者完全有生育的权利,也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一级亲属关系中,若两例痛风的家属,那么在这个家属中患者的儿子到一定的年龄时,患痛风的概率可以达到50%,需要定期检查。

七、痛风后寿命会缩短吗?

得了痛风后如果能认真的进行治疗调整,并加强自我保健,使血尿酸长期稳定在正常范畴内,并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急症发作,不出现痛风石和肾脏损害,完全可以带病延年,享受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和生活。

如果痛风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则会使寿命缩短:

1、长期血尿酸高于正常,并出现痛风石,尤其是多个痛风石及发生破溃,引起肾脏损害及肾功能减退;

2、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关节已经发生畸形及功能性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病人长期卧床;

3、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情况;

4、长期吃药引起的肝肾损害和功能衰退。

无知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每个痛风患者,都以为自己很了解痛风,尤其是很多痛风患者所持有的观点非常错误, 看看所有的互联网上关于治疗痛风的产品,不是丸散膏丹,蔬菜水果,萝卜樱桃,等任何治疗方法,那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网站上宣传中都是自相矛盾的。

八、痛风的常见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一

痛风不能被根治的,事实上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治疗痛风就是如何治疗所有慢性病一样需要调整生活的基本习惯,所以只要能改善饮食,适当锻炼和配合药物治疗, 就能把病情削减到最低程度。

错误认识二

痛风药物会使发作马上停止,其实,突然减低尿酸反而会加重你的疼痛。这即是为什么别嘌醇不能在发作期服用一样,很多人发作时,他们马上就开始服用药物,等尿酸降下去, 然后停止了服用,并且侥幸的认为他们不会发作,事实上,突然变化的尿酸水平,即使在尿酸水平下降也可能引发突然性大发作,因为尿酸的突然降低,使关节内微小痛风石表面溶解, 释放不容性的针状结晶,增加关节损害。

错误认识三

如果远离海鲜和啤酒,痛风将会消失、海鲜和啤酒都被证明是最强大制作高尿酸的伙伴, 但是他们不是病根,而且适当的享用美味有助于精神愉快和补充营养。

错误认识四

如果有痛风就应该远离所有酒类,葡萄酒有某种程度减少痛风的风险,如果每天喝不超过10 克葡萄酒的话,反而还能减少痛风的发作风险。

九、夜间脚趾痛,警惕痛风:

痛风主要由于患者体内大量的尿酸无法排出,致使血尿酸增高所致,尿酸盐最容易沉积于关节,(尤其是指趾小关节),肾脏等处,引起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和肾脏的结石(痛风性肾结石),由于白天活动量比较大,血液循环比较快,喝水多,排尿也多,促使尿酸排出, 疼痛就有所化解,夜间血液循环缓慢,排尿减少,尿酸盐沉积增加,加重关节局部组织的刺激而疼痛明显,因而痛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夜间趾小关节疼痛。

如果脚趾(或手指)小关节疼痛夜间明显,并伴有局部发红,发热,肿胀等不适,就应该高度警惕痛风,尤其是肥胖者,有痛风家族史者更应该注意,检查尿酸可以帮助确诊。

十、痛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肾脏损害致死 痛风造成肾脏功能受到损伤, 最后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致死, 此种情况约占死亡原因的20%-30% 左右, 极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是血尿酸明显升高, 并在短期内发生畸形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皮肤感染致死 皮肤的痛风石溃破后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又不注意清洁卫生, 结果造成细菌严重感染, 蔓延到血内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而致死, 此情况十分少见。

尿路感染致死 痛风性肾结石或者肾盂积水, 膀胱结石等容易引起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 尤其引发肾盂炎, 有时未及时彻底治疗引起脓肾盂或者坏死性肾乳头炎, 败血症致死。

合并症致死 痛风并发的一些疾病, 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紊乱以及糖尿病等一些慢性并发症等, 这些并发的疾病是痛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死亡病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年龄较大的痛风患者尤其是55 岁以上中, 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合并心血管疾病, 而不是肾脏疾病, 因此除积极治疗痛风外, 应高度重视对并发疾病的防治, 尤其要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 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痛风患者的死亡率。

痛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发病增高, 亚洲地区发病率升高,,30 岁以上的成年人高尿酸患者率是为男性25.8%, 女性15%, 有11.5% 的男性和3% 的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生活条件改善有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