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驰女揭开的贷款黑幕,不得不防!

 存在与思维 2019-04-15
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这几天刷遍了新闻和朋友圈。66万的豪车未出门就漏油,也是让人无言了。
不过财商敏感的菜鸡,从这新闻中,看到一个跟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的坑。这个坑,你可能每天都会碰上!并且,即便你踩上了,还不一定知道!
这就是现在媒体关注的4S店“金融服务费”问题。
只要付个首付,就能把车开走,余款之后慢慢还,这种事情如今很普遍了。缓解了资金压力,或者就算有钱付全款,但趁股市行情好去炒股多赚点,都很正常。
为这种金融服务付点费用,似乎也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是吧?
问题是,碰到这种事情,很多朋友会跟这位女车主一样,脑子里拎不清,没算清楚这成本划不划得来。比如,先付1万5千多的“金融服务费”,那这项分期付款成本是多少,跟全款比起来,还划得来吗?
因为涉及不同时期金额的比较,这笔账没那么直观,所以很多朋友就会被绕进去了。
其实,何止是买车贷款,我们日常碰到各种贷款、理财,碰到这种坑人的事情,应该很普遍吧?比如,最近股市上涨,加上流动性宽松,相信财迷们整天被各种推销“便宜”贷款的电话和短信骚扰过吧?
要我说,这背后的坑,跟奔驰女车主踩到的没有本质区别。
识别这类坑,最关键是要明白,手续费和真正利率的区别。
手续费,是已你全部贷款金额为基数来算的,哪怕你每个月还款,借的本金持续减少,但手续费一分钱没少收。真正的利率不一样,只会以你剩余的未还款金额作为本金来算,这样真正付出的费用会相应减少。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踩这类坑,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不懂这两者差别很大,直接关系到你要付出多少;第二,很多不良的推销人员,会有意误导,把手续费称为利率。
比如菜鸡前几天就接到一个自称XY银行的贷款专员来电,推销“便宜”贷款服务。
当然菜鸡很快意识到,这不过是又一个贷款中介而已,不过为了套点行业内情,热情地陪他聊了会。 
问到贷款利率时,对方称“6厘”,很便宜。厘是民间说法,也就是每月0.6%,利息每月固定。假如借1万本金,每月还利息60块,一年利息720元。
那么是不是一年就是0.6%*12=7.2%的年利率?如果你这么想,就马上上钩了。
虽然对方一口咬定,这就是利率,他们行业都这么叫,但实际上,这就是毫无疑问的手续费,因为每个月还款本金在减少,但成本一点没降!
那么这位“中奸商”给的贷款产品,真实利率到底是多少呢?
这里,菜鸡就要祭出一个大杀器,Excel软件里的一个工具,IRR(内部收益率)。
通过这个工具,只要输入真实的现金流入流出数额,我们马上就能得出真实的“年化利率”。
比如说刚才那个借款的例子:借了1万块分12期还,首期还全部手续费720元+本金833.33元,剩下每期还本金833.33块,真实年化利率怎么算? 
第一步,填写每月的现金流。拿到的钱是正数,付出的钱是负数。
第二步,在旁边的表格输入IRR公式,选中所有时间内的金额,再乘于12。(具体公式例子见下面截图。乘于12是因为,我们要算的是年化利率,但表格里的时间是月份)。
计算的结果显示,真实年化利率,大约是贷款中介宣称的2倍左右。
大家以后遇到有贷款需求、或碰到贷款推销时,只要祭出这个工具,各种坑马上就“现形”了。
如果觉得打开电脑麻烦,也可以用下面的简易速算法估算一下,结果跟IRR算出来的接近:把手续月手续费率乘以22,或者年手续费率乘以1.8。
比如上例中,月6厘(0.6%)乘以22,就是13.2%,跟上面的结果接近了。
其实,这个IRR工具和简易速算办法,不单能算贷款实际利率,也能算你投资理财中的实际年化收益率,比如典型的基金定投收益率。
举个例子,假如每月定投1000块,投2年,2年后隔月全部卖掉,拿回3万块。依次输入每年的金额后,在旁边表格里输入上面说的IRR公式,就能得出实际年化收益率。
像上例中,虽然收益绝对数才几千块,但这笔投资的实际年化收益率达21%,收益是很高的。
除了贷款、基金定投的场景,IRR工具同样可以用来计算固定收益类投资,以及返还型、分红型保险的性价比。菜鸡建议,大家如果有买相关保险的,都可以拿出合同来练练手。
如果折算出来年化低于货币基金,就要慎重考虑退保的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