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我们的教学语录解读

 三驾马车1966 2019-04-16

刘向军

1. 一轮复习重基础,抄录读背不可少。

——基础重要,记忆重要。一轮如此,其实,整个学习过程、复习过程无不如此。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维、基本技巧、基本习惯,这些都是基础。“记忆”既需要死记硬背,更需要活记活背,高效记忆本质上就是立足思维并优化思维的训练。

2. 一分不丢,一步不差,高度规范,完美呈现。

——高度精准,一丝不苟,把会的问题表述到极致,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或者虽然展示了出来却未被老师认可,这都是能力欠缺的表现。

3. 高分不是灌出来的,优异不是讲出来的。

——习惯于灌输式讲解的老师,偶尔也似乎培养出了极个别高分学生,其实,这个高分与老师的灌输讲解没有本质关系,毋宁说,如果不采取灌输讲解的话,学生的分数可能更高。习惯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的老师,锻炼的永远是教师自己。真正优异的高分学生,一定是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能力一流的学生。

4. 每堂课都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

——高效课堂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有强烈的时间意识!教师的言行不能拖拉,讲解不能啰嗦、累赘;学生必须专注迅速地读、听、思、议、练。用好课上一分钟,胜过课下三分钟。

5. 铃声一响,分秒必争;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只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达成明确、评价明确,教师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掌控课堂上的每分钟,学生也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堂上的每分钟。

6. 训练训练再训练,科学训练出成绩。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训练为主线”。全体师生应该有这样的教与学的共识:天天都可测试,堂堂都应测试。堂清、日结、周测、月考,这就是以训练为主线的真正高效的学习。测试、考试、小测验、限时练,名称虽不同,但“训练”的本质相同,其目的根本不在于分数和名次本身,而在于落实每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当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训练后的评价更应该分层进行,也就是说,训练或者叫考试,它就是教学的生存常态,它也是趣味横生的校园生活。

7. 要想学科成绩好,限时训练是法宝。

——“限时训练”比之于“训练”多了一个时间限定,这就是对效率的追求,速度的追求。限时训练的“时”是极为灵活的,它可以是常见的周测、月考,它更可以是每堂课上或5分钟或10分钟或20分钟的有高度针对性的检测,也可以是学科自习上40分钟的有高度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8. 让神圣的教室永远安静。

——教室当然需要书声琅琅,需要议论纷纷,需要情趣融融,但教室在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安静、宁静、恬静。静能生慧,宁静致远。一个学生能动更要能静,只有能静,自主思维才能走得更深、更远,才能通过独立思考,实现自我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还要养成这样基本的习惯:即便在课外活动时间,也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追逐打闹,要让教室像图书馆一样地神圣与庄严。

9. 让学习发生在全体学生身上。

——身在教室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智力、兴趣、基础有怎样的不同。教师有责任让身在教室中的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无论所获是100%还是10%甚或1%。否则,学生在教室里就失去了学习的基本意义。为此,教师有两个在每堂课上都要做的工作:分层教学,管理课堂。基础再差的学生,教师只要指导他和自己的课前比、昨天比,他都会有收获,都会有成就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与学历、职称的高低和教龄的长短没有必然关系,与自己在课堂上的大量讲解更无必然关系,而在于他能始终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课堂,让全体学生每一天都在主动地不断超越自我。

10.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要有效确定每一堂课上究竟要“教什么”,需要教师立足学科教材体系的高度自己首先真正能吃透教材、内化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老实说,仅此一点,任何一个教师都需要至少10年以上悉心地钻研教材不可。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当下的学情。“怎么教”当然也很重要,但只有明确了“教什么”这个前提之后,“怎么教”才成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11.    走一走,站一站,回头看一看。

——教学讲究循序渐进,其中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渐”。教学不能马不停蹄,一路向前;教学更不能快马加鞭,突飞猛进。这也是“序”的内涵:认知规律有序,思维提升有序。凡猴子掰玉米式的教学、“夹生饭”式的教学,一定贻患无穷。因此,堂清、日结、周测、月考,永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与所谓的应试教育无关。任何所谓的素质教育,要真能提升学生的素质的话,也得这么训练。

12.    点拨激活学生思维,灌输培养思维懒汉。

——课堂上当然需要教师“讲解”。但我们需要的是点拨式讲解而非灌输式讲解。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点拨讲解以启发学生带着疑问听讲、边思边听为特征;灌输式讲解以教师复述呈现完整结果,学生不用积极思考而是静态接受结论为特征。习惯于点拨式讲解的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越听越聪明;习惯于灌输式讲解的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听越蠢笨。

13.    教师点拨诚可贵,自主学习价更高。

——点拨式讲解的诀窍在于它是一种启发式的、触动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式教学。但这还不够,因为这样的问题本身几乎总是由教师自己提出来的,而非学生提出来的。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通过点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乐于自提问题,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作答,自主探究,自主反思的时候,谁也无法阻拦其成功。只有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培养终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14.    能把别人教会,自己才算真会。

——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最受锻炼的是教师自己,提高最大的也是教师自己。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这样:凡是自己能通过语言把道理给别人讲清楚时,就在促使自己梳理思维,让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要颠倒过来:让学生成为小先生,兵教兵。在某一科上,在某一点上,每个学生都可能是小老师。锻炼学生,成就学生,解放老师,这正是合作学习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15.    让思维走在老师讲解的前面。

——学生听讲有三种情形:一是思维落在老师讲解之后,二是思维与老师讲解同步,三是思维走在老师讲解之前。第三种情形当然是听讲的高境界:它在预测教师讲解的下一步,它在头脑中比较教师所讲与自己所想的优劣高下繁简,它是源于学生自己的问题式听讲,它更是源于学生自己的批判式思维的听讲。

2017.5.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