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最初的动力是什么?

 天人合一1007 2019-04-16

XUE MO CULTURE

万物的原点

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句话是对道的表述。

“寂兮寥兮”,它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和边际,不是以声音、形状和形态的形式来呈现的。释迦牟尼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释迦牟尼对“如来”的表述——这两位非常伟大的人物都认为世界上有一个超越变化的存在,对这种存在的表述也很相似,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们发现的是同一个存在,他们只是给了这个存在不同的名字而已。

“独立不改”,“不改”就是不变的意思。世界是变化的,但道是不变的;世界是因缘聚合而生的,道却不是因缘聚合而生的。所以,道是独立的。这就是“独立不改”。

为什么说世界是因缘聚合而生的?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依托于各种条件——有这个必然有那个,有那个才有这个,一切都是这样。比如,如果没有这间房子,没有我或你们,就不会构成现在的这个场面。所以,这个场面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依托很多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消失,这个场面立刻就会变化。比如,我走,或者你们离开了,这个场面就消失了。在世间法的领域里,任何事物都是这样,都是聚合后的结果,没有例外。只有在出世间法的领域里才有例外,那就是老子所说的道,释迦牟尼所说的真如、如来、涅槃,它不是聚合后的结果,而是独立的、本体性的存在。它是客观的,而不是精神性的。

道的第三个特点是“周行而不殆”。“周行”,周遍一切,循环往复,无处不在;“不殆”,永不懈怠。只要有万物,就有道。道是永远蒸蒸日上的永恒的河流。 

我在《空空之外》中对真心的表述恰好也是这样——“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只不过具体说法不一样而已。

“可以为天下母”,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都源于道,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和很多科学家谈到他们的研究时,一旦追溯到原点,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或者说,他们就不知道答案了。什么是原点呢?就是,任何东西都需要动力,那么最初的动力是什么?比如,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特定的生命程序,这些程序构成了人的个性,甚至决定了人的命运。那么,是谁编了这些程序?让构成细胞的各种蛋白质运作的原动力又是什么?科学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就是道。大至地球之类的星体,小至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其中都有道。这就是“周行而不殆”。

这句话体现了道的三种特性:一是本体性,二是内存性,三是超越性。

什么叫内存性?万事万物中必然有它,没有例外,故而叫内存性。世间万物、纷繁变化之中必然有它,躲不过去。

有一次,我忘记了自己有一盒菊花茶,当我想起来的时候,打开,就发现里面生满了虫子。可见,人可以忘了它,但道忘不了它,即使它被收在一个角落里,道仍然让它发生了变化。最奇怪的是,它经历了一种特殊的高温消毒处理,然后被密封了起来,按说里面没有细菌也没有虫卵,它为什么会长出虫子?有人说,可能是消毒之后的某个步骤出现了疏漏,有细菌或虫卵飘了进去。有没有这个可能?说不清。但大米也是这样,无论怎么消毒,怎么密封,被藏在哪里,放久了都会长虫子。任何事物都逃不过这个规律。这说明,有一种普遍的原动力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原动力就像发动汽车引擎的动力一样,一直在开启着万事万物的某种程序,让它们不能停止变化,到了每个相应的节点,就必须发生变化。人也是这样。不管孩子在哪里长大,他都必然长大,必然衰老,必然死去,你就算把他藏到天涯海角,他也照样会发生变化。 

同时,道又有一种超越性——我的意思是,它不是一种细胞那样的存在,不会被局限在任何一个躯壳里,也不会被局限在任何件事情中。你挑不出它,找不到它,不可能定位它。你无法指着它告诉别人:这就是道。它是超越物质、超越形象、超越一切的。这是道的第三种特性。总的来说,万事万物中都有道,但道又超越了万事万物。老子所说的道,非常像《空空之外》中表述的真心,这也是佛家有“证道”“见道”“悟道”“修道”“无修道”等说法的原因。佛家的“道”,就是从老子那儿来的。释迦牟尼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皆有真心,老子也认为道无处不在。这个“无处”包括了每一个人、每一种生物、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等等。当你通过一种特殊训练,在自己身上发现了道,明白什么是道,就叫悟道。我在《真心》的“明心性品”中专门讲了悟道。当你的生命中出现了相应的特征,你见到了个体生命中的道时,就叫悟道。保任道叫修道,和道打成一片叫证道,也叫证得法身。你证得的道,跟大自然中的道是一体的;你证得的法身,跟大自然的法身是同一个法身。

道教也有修道的说法,指的也是一种以寻找道为目的的特殊训练。包括“有欲观窍”(也有人说是“有欲观微”)和“虚其心实其腹”等等——它最早就源于老子的理论。老子没有创教,却被后人尊为道教的祖师,原因就在于此。没有《道德经》,后来的道教修炼也罢,道家文化也罢,都会无从谈起。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