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 |01章| 道可以引领一切

 布衣学者研究室 2022-05-05 发布于北京

作者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忙忙人间世,碌碌名利窟,皆非我心之所往。日常生活中布满了语言的陷阱,而我又非圆滑之人。哎,书生意气,处处碰壁。知我者,自会;不知我者,何求。唯有创作才是精神的宁静之邦。翙梧君说我每天忙忙叨叨,坐在书房里到十一二点,竟也一事无成。是矣,时光飞逝,人生虚度,去年写写《论语》后也因故中断,今年再写写《道德经》吧。关于《道德经》这本书,八年前我就在研读,那会写过十三万字的文稿,今天看来实属观点幼稚。所谓温故知新,再接再厉,是时对文本又有很多的心得与领悟,诉诸笔端吧。

【原文】以郭店竹简、帛书老子、王弼本、河上公本、唐代景龙碑本、宋范应元本、高明本为主,参考其他数十个版本校勘而成。学术的基础是文献,校勘文本是解读的第一步,这个工作我做得很仔细。王弼本是通行本,影响很大,研读老子很多人必读王弼本,但王本有很多的错误,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脱离了老子的本意,又是需要知道的。

【注释】语言简洁,以直注为主,少量引用。

【今译】与原文对应的直译,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又讲究句式对称,使人便于记忆与理解。

【悟道】随笔札记,想到哪写到哪,可长可短,自由不受文字限制,便于理解原文,有作者思考的发挥。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曒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 道:老子哲学名词,有本体、本原、规律的意思。
② 可道:道,通“导”,可以引导、引领。
③ 恒道:恒,经常;道,道路。日常的道路。
④ 名:道之名。
⑤ 可名:可以命名。
⑥ 恒名:日常所见的名号。
⑦ 无欲:内心无欲无求。
⑧ 眇:模糊、微小。
⑨ 曒:明白、清晰。
⑩ 两者:指“无”与“有”。
⑪ 玄之又玄:玄,黑色,借指深不可测。
⑫ 众妙之门:众妙,指一切奥妙。门,法门、门径。通往万事万物奥妙的门径。
 
【今译】
老子所讲的“道”是可以引领一切的,它不是日常的我们行走的道路。道是可以命名的,但它也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名称所体现的一般含义。
用“无”命名,万物开始的状态;用“有”命名,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内心经常保持无欲无求,可以反观万物的精微奥妙;内心经常保持求知欲望,可以观察万物的清晰现象。
“有”与“无”同时出现,名称相异,因相生而表达同一个事物。
道,真是玄妙又高深呀,它是通往万事万物奥秘的法门。


【悟道】

中国本土有三大主流思想传承至今,它们是道家、儒家与法家。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法家的集大成是韩非子。三者都是积极的入世哲学,三种学说关注的焦点都是现实世界的“王者”,最终他们成为了思想史上的“王者”。

老子哲学并不消极,《道德经》所呈现的智慧十分高明。本章是《道经》的第一章,可以说是打开全书奥秘的钥匙。读懂了这一章,相当于了解了老子思想的一半。本章从六个方面,分别讲述了本体论、本原论、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道是本体,无与有讲的是本原,无有同出异名同谓是辩证思维,有欲无欲是认识论,众妙之门是方法论。

有人从现代物理学角度对应解释:空间是无,时间是有,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是宇宙。事实上,老子的道是在宇宙之上,在万物之上,在一切有形世界与抽象思维之上的那个无限,是“道”。

道可道,非恒道,这里的第二个“道”,通“导”,是引领的意思。两千年以来,没有人这么解释,这是我的一个创新,这一点我写有专门的文章论述,这里不赘述。大家都千篇一律地解释为“说”,要表达说的意思,老子放在第二句话“名可名”里。

道可不可以说呢?名可名,非恒名,说的就是这个矛盾所在。

一方面可以说,道是可以命名的,但是又很难准确定义,所以老子也说“强为之名”。

一方面又不能说,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亦是思想的边界。正因为道难以定义,所以用人类语言讲述的“道”都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那个“道”。老子自己也很为难,他为了使世人明白他的思想,不得不说,写下五千言,用各种象喻描述“道”。后人又因为老子写下了五千言这一事实,固执地以为道是可以言说清楚的,这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因自身的局限性,越思考,真理反而越来越远。所以,老子讲要“恒无欲,以观其眇”,心里无欲无求,脑中无思无虑,去悟道,才能反观到万物的精微奥妙。又说“恒有欲,以观其曒”保持充足的求知欲,以感官可以认识到万物的清晰现象。“其眇”是看不清的,精微的;“其曒”是明白的,清晰的。二者是万物的两面,即老子说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有同出是同时出现,而不是偏重讲“同出于道”。道与无有之间没有必然生出的联系,只是逻辑上的可能性。道是本体,无有是本原。本原是一切现象的根源,本体是本质的根源,本体是本原的基础。无有名称不同,讲述的是同一事物。因为有无相生,辩证统一于任何事物之中。

真是玄妙之极呀,老子自我感叹:道,可以引领万事万物,是通往一切奥妙的门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