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论文中常见语病之搭配不当

 昵称32937624 2019-04-17

Lead

句子中任何2个相关成分,如主语与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与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与它们所限制或修饰的中心词语能否搭配,决定于以下3个方面:

a.是否符合事理;

b.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c.是否符合语言习惯。

三者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不了都会造成语病。

相关成分搭配不当,从语言形式上看是一种语法错误,而实际上往往是以语法错误的形式反映了逻辑错误的内容,因此,写论文时必须推敲句子中的相关成分是否搭配。

学习|论文中常见语病之搭配不当

1

主语同谓语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2个主要成分,只有彼此配合,句子才通顺,表达的意思才准确。主语同谓语搭配不当往往是下列原因引起的。

a.选用词语或安排结构时忽略了事理。

例如:⑴近代影像学的发展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的建立,提出了新的失语定位理论。

可改为:“随着近代影像学的发展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的建立,提出了新的失语定位理论。”

在原来的主语部分前边加介词“随着”,构成了介词词组,做状语,句子成了泛指句一一读者可以补充出主语“人们”。

⑵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氟电极法及火焰光度计法,对某牧场病牛的骨骼、尿液、饮水、饲料以及该场的土壤进行了钙、磷、氟、铜、钴等元素的测定。

“本文”代替“作者”做主语与谓语在事理上不搭配。应将“本文”改为“作者”或“笔者”;若在论文摘要段,将“本文”删去即可。

b.选用词语时不注意它们的意义。

例如:⑶近几年微型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在日益增加。

主语“范围”不能同谓语“增加”配合,“增加”可以改为“扩大”。同样,“温度”可以说“高低”,而不能说“大小”“冷热”;但对于“速度”,说“高低”“快慢”“大小”都可以。这既是逻辑问题,又是语言习惯问题。

c.对联合词组照顾不周。

联合词组做主语或谓语时,要求各项都能配合,否则也是不搭配。

例如:⑷该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高。

对这类语病有2种改法:一是修改谓语,使之同每一个主语都能配合;二是给主语中同谓语不搭配的词语单独配上谓语。这里采用后一种改法:该厂产品的数量大,质量高。

d.把主语的定语当成主语。

例如:⑸驾驶座椅的振动可以通过调节弹簧的阻尼力而实现减振。

尽管作者心里是想说“驾驶座椅”“可以实现减振”,但却将“振动”安排在主语位置上,事实上把主语的定语当成了主语,造成主谓不搭配,“的振动”应删去。

2

主语同宾语搭配不当

主语同宾语的配合问题主要涉及到“是字句”——一种由“是”做谓语动词的句子。主语同宾语搭配不当往往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a.在“甲是乙”这类是字句中,“甲”与“乙”不同类,“甲”与“乙”在范围上不相当。

所谓“甲”与“乙”不同类,指二者既不是同一关系,又不是从属关系。

例如:⑹食用菌是一种创汇农业,被国际上誉为“保健食品”。“农业”应改为“农产品”。

所谓“甲”与“乙”在范围上不相当,指“甲”(或“乙”)包括2个方面或更多方面,而“乙”(或“甲”)只有一个方面。

例如:⑺能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是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

将“能不能”改为“能”,或者将“做好”改为“能否做好”,主语同宾语在范围上就相当了。

b.在谓词宾语是字句中句末未用“的”。

例如:⑻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整个试验的模态分析是按下述步骤进行。

⑼绝大多數CAD/ACE软件包的程序是存储在磁盘或软盘中。

这2个句子都是谓词性宾语是字句,句末均应加上“的”。

c.主语用的是谓词性短语,宾语则用的是名词性短语,或者相反。

例如:⑽釆用求解方法是迭代法和搜索法。

修改的方法很简单:在“采用”后边加上“的”,主语就变成“釆用的求解方法”,与宾语一样,都是名词性词组,二者就搭配了。

⑾薄壁管框架是减轻结构的质量。

可改为:“薄壁管框架是减轻结构质量的一种框架型式。”或者改为:“采用薄壁管框架是为了减轻结构的质量。”

3

动词同宾语搭配不当

谓语动词与宾语的关系主要有以下4种:

  1.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 动作与结果的关系,宾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3. 动作行为表示宾语代表的事物的存在、出现、消失的状况;

  4. 宾语表示动作的处所。

所谓动宾搭配不当,就是动词同宾语在语义上、习惯上不存在上述4种关系,或者因语法关系而不能相互配合(如给不及物动物强加上宾语)。消除这类语病的方法是:或者更换动词,或者更换宾语,或者改变原来的句子结构。

动词同宾语搭配不当直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动词或宾语选词不当。

例如:⑿这就保证了保护器的触电动作电流的实际值与整定值的一致性,从而消灭了不灵敏相的触电问题。

应改为“解决……问题”或“消除……现象”。类似的语病还有“取得目的”“提出途径”“克服错误”“提高范围”“恢复疲劳”等。

b.对谓语和宾语位置上的联合词组照顾不周。

例如:⒀涡轮增压技术的采用,使柴油机系统复杂化,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和要求,其中突出的是过渡过程问题。

应把“和要求”删去;或者改为:……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过渡过程问题,同时还提出了新的要求。

c.出现了假宾语。有些词语形式上是宾语,但实际上却是假宾语。

例如:⒁这种催化剂可以促使许多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假宾语,而真正的宾语没有写出来,应当补上:这种催化剂可以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

有时,画蛇添足,在真宾语后边再加上某些词语做宾语(实际上是假宾语),也会产生谓宾不搭配的语病。

例如:⒂目前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普及优化设计法的应用。

假宾语“(的)应用”删去之后,真宾语“优化设计法”同谓语“普及”就能搭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