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雷批评张爱玲小说,张爱玲将他的婚外情写进小说

 helloxbb 2019-04-17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陆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说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张爱玲在一封信中披露了她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的内幕。张爱玲为什么将傅雷的私事写进小说?这源于二人的笔墨恩怨。

1943年,久已消沉的上海文坛上,张爱玲异军突起。1944年5月,蛰居上海的傅雷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他对张爱玲的写作技巧大为赞赏,然而一番褒扬后,傅雷马上批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称其中人物“疲乏,厚倦,苟且,浑身小智小慧,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傅雷推崇“严肃”“崇高”的悲剧,坚持人物必须为主题服务,必须足够典型、深刻。这种传统美学观点,很难涵盖张爱玲的写作,所以张爱玲很快以《自己的文章》回击,称“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我以为用《旧约》那样单纯的写法是做不通的” 。

如果只是观点不同,矛盾未必会激化,可傅雷居高临下,猛批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连环套》,称:“她所写的,倒更近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而非她这部小说里应有的现实。”

张爱玲毕竟是第一次写长篇,空间感出了问题,内容空洞,技巧过于复杂繁密,傅雷直指问题所在,堪称无可辩驳。但傅雷的批评恰好发表在连载《连环套》的《万象》杂志上,此后,《连环套》的连载戛然而止。

第一次写长篇遭此重创,张爱玲自然会迁怒于傅雷,恰好她与傅雷的情人成家榴曾是同学,常有来往,得知了两人的婚外情。根据从成家榴口中听来的绯闻,张爱玲写出《殷宝滟送花楼会》,除了人物化名,故事完全照搬,还把自己写了进去,名为爱玲,显然在暗示文中一切属实。在小说中,傅雷成了“古怪、贫穷、神经质”的罗潜之,而成家榴是“殷宝滟”,张爱玲借殷宝滟之口骂傅雷:“他那样的神经病的人,怎么能同他结婚呢?”

小说中的“爱玲”建议殷宝滟去内陆另觅良人,现实中的成家榴真的跑去内陆匆匆嫁人。小说的发表使傅雷极为尴尬,傅雷曾说:“张爱玲人品竟是这样低劣,真是错看她了。” 傅雷虽嘴上不饶人,但一生追求理想、待人至诚,他的才华通过译著长存于世,成为不易之经典。晚年张爱玲重读了《连环套》,此时她的意见比傅雷还激烈:“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不论曾有多少误会,二人最终取得共识。



作者|唐 山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