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发布最新《中国心血管报告2017》提到,目前我国心血管病人数高达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脑梗和脑溢血的统称,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 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和生命中枢,一旦脑组织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生命终结。 根据调查,中国每年近200万患者死于脑梗,多数患者年龄超过50岁,尤其是早晨,是脑梗发病率高的时间。 临床观察发现,清晨是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高发时间。70%至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在早上6点到10点。其中,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刚刚醒来的那一瞬间。若再加上不良习惯,更会加速疾病的发作。 晨起若有3大恶习,十有 八九被脑梗“栓住”,希望你一个也不占! 一、早起一支烟 吸烟的人知道,吸烟有一定的提神作用,但吸烟的危害不容小觑,这可能会导致脑梗塞的发生,尤其是在刚起床时吸烟。 研究证实,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都是造成脑梗的明确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容易引起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的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脂蛋白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从而减少血液流动性,将直接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脑梗的发生。 二、早起吃外卖 随着生活和饮食的进步,不少人已经习惯一日三餐依赖外卖,特别是早上,很多商家为了增加食物的味道,很多饮食中会含有高油,高盐,如油条,汉堡和泡菜。 然而,过于油腻、咸的饮食,往往会对脑血管造成致命的打击。 研究表明,高达9.5%的心血管死亡与盐摄入过量有关。高油食物富含脂肪,会增加血液粘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 三、不监测血压、血糖 高血压是引起脑梗塞的因素之一,会加剧脑动脉硬化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风险是正常人的7倍。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风险则更加严重,是常人的10倍。 早晨起床,是测量血压和血糖的好时机。一定要按时使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减少脑梗塞的发病率。 晨起出现3种症状,十有 八九是脑梗要来,莫忽视! 1,眼前突然发黑 当脑血管出现堵塞时,常会出现眼前突然发黑的情况。这一症状一般持续时间非常短,通常为几秒到几分钟,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却是脑梗塞的前兆,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2,嘴歪眼斜 嘴歪眼斜是面瘫的一种症状,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导致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脑中风。 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面部肌肉异常的情况,还会伴有不自觉的流口水。 3、肢体一侧不协调 脑血管出现堵塞,容易引起肢体行动障碍,造成肢体麻木无力的现象,这往往是一侧身体出现这种情况,甚至伴有摔跤等现象。 血管疾病通常是全身性的,不仅仅是某一段血管狭窄堵塞,而是全身多处血管都可能狭窄。这也是为什么脑梗在急性抢救治疗后,仍然需要继续长期服药的原因,另外,做好日常养护血管的工作同样重要。 在生活中,做好3件事,远离脑梗! 第一:补充营养 临床表现,80%的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是因为长期缺乏鞣花酸元素。 健康的血管柔软且附有弹性,当人体缺乏这种元素时,血管壁就会失去应有的弹性。血管弹性下降,会降低血液的循环,从而诱发各种各种的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圣命果,石榴,葡萄都含有这种元素,其中圣命果中这种元素含量最高,高达66%。 每天在喝水的时候,加入5-6该果子就能补充一天内所需要的这种元素。 第二:不要过度劳累,少熬夜 过度疲劳,熬夜会使身体透支并进入应激状态,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大,易引起脑梗塞。 不仅如此,长期过度劳累,熬夜,也会给心脏和其他器官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伤害。 因此,对于上班族来说,一定要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少熬夜,最好在11点前入睡,少睡前玩手机、吃宵夜等行为。 第三:常微笑,减轻压力 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 研究发现,如果机体长时间处在紧张、激动或者疲劳的状态中,很有可能会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诱发血栓的形成,加速脑梗塞。 因此,生活中多一点欢笑,少一点压抑,并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