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雨生百谷”。谷雨时节人与作物一样,是受阴液滋养的重要时节。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所以谷雨时节养生最重要的就是祛湿热。 温壮元阳,激发经气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此时节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治好神经风湿骨痛病很有效。 四季脾旺不受邪 清明节气的最后3天,加上谷雨中的前15天共计18天,脾胃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吸收,这一时期也是胃病的易发期。谷雨艾灸我们首选脾经和胃经,此时顺应自然的变化,调旺脾气是最好的。再加上湿邪容易损伤我们体内的阳气,特别是脾胃的阳气,因此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足三里、隐白、公孙等穴都是可以暖胃健脾的要穴,此时艾灸这些穴位可以顺应阴阳的变化,调胃补气,在保证脾胃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适当地补充阳气,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身体自然就变得轻松舒适,整个人也会精神饱满。 艾灸祛湿,从温补穴开始 操作方法:取准穴位,右手持艾条中上部,点燃艾条底部,将艾条燃烧的一端放于距离穴4-6cm处。 坚持艾灸命门穴,可以调节督脉和膀胱经的经气,培补肾气,使阳气充盛;此外还可活血化瘀,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从而加强督脉和任脉的关联,增强真气在两脉络上的运行能力。 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有效刺激涌泉穴能滋补肾之精气,增强腑脏的机能活动。此外,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晕眩、怕冷症等。 中脘穴属任脉,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之功效。能够治疗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泄泻等症。 关元穴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其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具有通调冲任,补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诸多病症。临床上常通过艾灸关元穴来治疗各种虚寒性疾病,如遗尿、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不孕、虚劳赢瘦、腹泻等。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为保健要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因此,艾灸足三里,可促进气血运行,健脾补胃,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防病强身、延年益寿。 |
|
来自: yxj_yzyw > 《艾灸、拔罐、刮痧、针灸-经络、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