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士会识别这些异常心电图,可救病人一命(附详解图片)

 陈玮642 2019-04-21

心电图是一项基础的医学检查,在临床上运用甚广,诊断价值甚高。

在多种临床生理学检查中,只有心电图的普及程度最高,而且不设置心电图机的医疗机构基本没有。

心电图对于刚接触的医学朋友来说是很难的,不管是在看图还是在看文字方面都很困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书本上都是以疾病为主线来引导的,比如说心梗的表现是什么,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是什么。

因为书上的例子都是做得好的心电图,表现大多很典型,现实中稍有不同,就很容易懵圈了。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非常困难,课堂上的学习太欠缺,而且短时间掌握大量知识却没有足够实践机会的同时是不可能将一张心电图在大脑中呈现出的。

都说心电图难学,那是因为你没有从根本上学会看图,没有把该掌握的重点掌握!

现在我把临床的心电图思维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克服这道坎,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有所帮助。

心电图纸: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 1 mm×1 mm 的方格坐标纸,常规 25 mm/s 走纸速度,每小横格为 1 mm,表示 0.04s,每小格高 1 mm,表示 0.1mV。

心电图各种波段解析

1.P 波: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电刺激由窦房结产生,经由节间传导通路而扩散至左右心房。直立向上而顶端钝圆平滑,但 AVR 导联中的 P 波是倒置的,正常时节为 0.06~0.12 秒,电压小于 0.22~0.25mv.

2.P-R 间期: 指以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代表心房开始去极至心室开始去极的时间。正常时间为 0.12~0.2 秒。

3.QRS 波群: 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在 QRS 波群第一个向下的波形就是 Q 波,正常时间小于 0.04 秒。R 波是一个高尖向上的波形,S 波是在 R 波以后的向下的波形,正常 QRS 波群时间为 0.06~0.1 秒。

4.S-T 段: 从 QRS 波群终点到 T 波起点的间段,反映心室复极早期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正常的 ST 段应该在水平基线,在任何导联其向下偏移不超过 0.05mv, 向上偏移不超过 0.1mv。

5.T 波: 反映心室复极后期的电位变化。正常时间为 0.1~0.25 秒,电压为 0.1~0.8mv。

6.Q-T 间期: 指从 QRS 波群起点到 T 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去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正常一般在 0.36~0.44 秒之间。

7.U 波: 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在 T 波之后 0.02~0.04 秒出现,方向与 T 波一致。

心电图分析九个步骤

1.分析 P 波,主要看心律、心率,房室肥大;

2.PR 间期(0.12~0.2s);

3.QRS 时限 < 0.12s;

4.分析心电轴,判断有无心室肥大及分支阻滞;

5.分析 Q 波(<1/4R 波)和 ST 段(不压低、不抬高 0.05mv), 看有无心肌梗死及缺血;

6.分析 T 波和 U 波(<1/2U 波);

7.分析 ST 段及 Q-T 间期(440ms);

8.分析其他心律失常;

9.结合临床。

窦性心律:P 波:Ⅱ、Ⅲ、avF 直立,avR 倒置;P-R:0.12~0.2s。

窦性心律不齐:R-R 间期≥0.12s。

窦性心律过速:心率 > 100 次/分。

窦性心律过缓: 心率 < 60 次/分。

偶发房性早搏:P-QRS-T 波群提前出现,p 波与窦性心律 p 波不同(倒置),QRS 波群正常,p'-R 间期≥0.12s  只出现一次。

成对房性早搏: 连续出现两次房性早搏。

频发房性早搏: 一组心电图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性早搏。

频发房性早搏呈二联律: 一个正常的窦性心律后跟着一个房性早搏,连发三次。

频发房性早搏呈三联律: 两个正常的窦性心律后跟着一个房性早搏,连发三次。

短阵房速:连发三次或以上的房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 QRS 波,前未见 P 波,T 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一个正常的窦性心律后跟着一个室性早搏,连发三次。

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 两个正常的窦性心律后跟着一个室性早搏,连发三次。

短阵室速: 连发三次或以上的室性早搏。

心房颤动:p 波消失,取而代之锯齿样小 f 波,R-R 间期绝对不等。

心室颤动:QRS 宽大畸形,稍有节律。

T 波改变:T 波低平,倒置。

ST-T 段改变:ST 段压低,抬高,T 波倒置。

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ST 段抬高,红旗,弓背,墓碑。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病理性 Q 波出现,ST 段抬高呈红旗样,弓背样,墓碑样,T 波倒置,低平。

以上就是临床上常见 20 种心电图的心电图描述,在心血管病中心老师的讲解及指导下,我很快熟练掌握了心电图的导联连接及异常心电图的诊断。

从肢体导联到胸导联,以及每一个导联所表示的颜色、位置都深刻的记在心里。

将正常 P 波、QRS 波群、T 波的时限、波幅正常值记在心里,遇到异常时, 通过测量波形的时限及波幅就可以判断异常。

很多时候都不能明确诊断, 需要请教老师,时常收集一些异常的心电图单子,做好诊断注解,以便牢记于心。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目前已经能准确为患者做好心电图,并可以进行简单分析。

现在将心电图的导联连接、正常心电图描述和异常心电图的判断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哦!

参考文献:

1.心电图学,郭继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301 临床心电图学,卢喜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