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海波之花 2019-04-22

你该掌控的是控制权而不是股权;掌握控制权有三种方法:股权掌控、协议掌控、AB股控制、董事会掌控(技术掌控、代理人掌控不在此讨论范围)

一、股权掌控法:

有两个核心点:

第一、和公司内部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第二、设计好融资节奏;


设计好融资节奏,这点非常重要,假设未来进行三轮融资,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万,创始人及团队持股100%(创始人和团队之间的持股比例在我另外的文章有具体讲到,这里不再赘述),预计未来进行A、B、C三轮融资,先后释放比例为20%、10%、5%,因为每一轮估值基本都会比之前的估值要大,所以后面融资释放的股份低,但是融资的金额是要大前面很多的。具体如下:

上图是常用的增资扩股的融资方式造成的股份稀释的过程,过两天我给大家讲解更细致的过程。


下面再给大家看一张老股转让的融资方式造成的股份稀释过程表,具体如下:

二、协议控制法

1、和公司内部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再和新进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一致行动人就是你投什么票,他们也投什么票)。

2、和公司内部股东签订委托投票协议,再和新进股东签订委托投票协议(委托投票就是说对方把投票权都委托给你,他们都不用出席股东会议,你全权负责了,腾讯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三、AB股控制

A类股是普通股,1股拥有1个投票权,B股是特殊股,1股可以拥有10个、20个投票权。京东用的是这种方法。但是我们公司法不支持同股同权,虽然前段时间有说支持创新性企业,医药企业可以同股不同权,但是毕竟法律没改,实践中有难度。

四、董事会控制

董事会是公司日常管理机构,掌握了董事会就掌握了公司经营权,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创始人拥有不得少于三分二的董事席位,增加董事席位或者跟换董事必须获得创始人的同意,最后修改章程要获得创始人的同意。

这种控制方法是比较霸道的,在股权设计的实践中,更多的是四种方法混合使用,最后,创始人和投资人也是利益共同体,确定好双方的边界,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才能走得远,一味的强调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反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