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来自经济之声财经夜读 ![]() 今夜,主播安然为你读书 ![]() 1 一个人在职场里持续上升 必须要有持续的增量成长 有人说:工作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成长过程么?我认同么?非常认同。但同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什么呢? 每份工作必然包含大比例的重复性、同质化工作。 比如我做新媒体讲师时,前期准备课程时,我每天进步很大,我每天在打磨新的东西,等这个课程做出来,我出去讲一次自己进步很大,再去讲第二次还有很大进步.... 但这毕竟是一个重复的、同质化的工作,我每次出去就是讲那几百页 PPT。 当我疲于奔波在一个个公开课和一家家企业,没有时间学新东西时,我的进步就变得很慢了。 事实上,任何一份工作都必然包含大比例的重复性、同质化工作: 比如: 一个商务每天都要跟一堆人重复说同样的话术; 一个客服每天要解答成百个同质化问题; 一个小编每天都要用标准模版给一篇稿子排版; 一个银行职员每天都是那个流程服务客户; 一个的士司机每天那样拉客; 一个电商文案每天用同质化的模版写同质化的句子; 一个设计师可能做了一年没太有啥区别的课程海报或商品海报…… 这个社会分工越细,这个趋势越重,因为这样大家加起来的效率最高,但个人的成长不是如此。 2 重复单一的学习 对成长的边际贡献越来越低 我有个做销售的朋友,每天特别忙,做了两年了。 我问:“你做了两年了,有没有自己一套成熟的销售知识体系了?” 她回:“啥体系?我就每天那套话术给客户讲呗。” 我说:“最近有个讲怎么做销售的课挺火的,老师也有多年的实战经验,你没去听一下、研究一下么?” 她回:“朋友圈里看见过,但我哪有时间学啊。” 我问:“关于营销、品牌的书和文章,你看得多么?” 她回:“我光谈客户做销售都累死了,哪有时间再学别的……” 如果一个人只是从工作过程中学习,那么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它对成长的边际贡献越来越低。 每天一定要让自己有时间成长,其实是让你拓展除工作外的其它成长方式,你学习的方式多元化,对成长的边际贡献就越高,你的成长就越快。 我跟那个做销售的朋友说: 你做了两年销售了,如果继续这样只是天天谈客户天天谈客户,第三年你可能还是这样。 你要抽时间多听一些课程,更新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并在之后的销售过程中去运用实践。 你要多学一点品牌的知识、营销的知识,这样对销售工作帮助很大,你要多一点商业知识商业思维,这样你越来越专业,谈客户更有说服力等等。 一个人在职场里持续上升,必须要有持续的增量成长。 如果你每天、每周、每个月都忙到没时间成长,那么你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消耗存量。你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定是越消耗越少。 一个日复一日消耗存量的员工,必然是一个不能提供惊喜的员工。所谓普通人,就是不能提供惊喜的人,有增量才有惊喜,才能持续上升。 3 一份好工作的标准里必须有一条 你有时间成长 人人都说要找份好工作,那什么是好工作? 标准有很多,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有钱、有闲、有成长。 如果一份工作,钱没有特别多,工作本身也不能给你很大成长,但是你有很多自己的时间,这种工作在很多时候也是好的。 因为你可以在自己能力不够强的时候,先领着这份并非高薪但能满足基本生活的工资,在每天快速完成工作后,疯狂的自我成长。 直到有一天,你有实力找到一份工资更高、价值更大的工作。 如果一份工作收入可观,工作价值也可以,但每天忙得要死,没有时间让你持续有增量成长,你就要小心了。 一份工作,增长性是最重要的,不要让自己混成一颗钉在一个位置上的零件。 一个人不怕现状不好,怕的是习惯了,心死了,这是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 成长这件事,一定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甚至是一辈子的事。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忙到连成长的时间都没有,你现在再强,如果你的成长是停滞的,你也很快被别人淘汰。因为别人在成长。 摘自:十点读书 丨 编辑:安 然 制作:安 然 丨 监制:刘 静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