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普济方》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厥阴病死证之一-《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21
厥阴病死证之一-《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21 厥阴病伤于寒六七日,如果出现脉微,手足厥冷,烦躁,而用艾炙厥阴穴等温里之法,却无法回复阳气,使四肢复温,是死证。原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
夜读伤寒-343
夜读伤寒-343 《伤寒杂病论》 ――第三百四十三条。原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陰,厥不还者,死。伤寒六七日,是病已入厥陰的互词。烦躁一证既有因于热盛者,更有...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二)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92条辨/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二)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92条辨/少阴病吐、利后,手足不逆冷还是温的,还能发热,阳气转旺,能胜邪的表现,预后良好,不是死证。我们如果说少阴病,在吐和下利的时候,手脚是冰...
6.“阳明病”“太阴病”证候探析
6.“阳明病”“太阴病”证候探析?“阳明病”“太阴病”证候探析。通过对原著《伤寒论》的反复研读,找出了里阳证即阳明病,里阴证即太阴病的理论根据。
卷四158,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 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 为阳明病也。
伤寒三日之阳明脉大为实证还是虚证?
伤寒三日之阳明脉大为实证还是虚证?“伤寒三日”很让注家纠结,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注曰:“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内经”言传经之次第,非必以日数拘也”。所以,伤寒三日之阳明脉...
《伤寒悬解》少阴病——阳回不死证
《伤寒悬解》少阴病——阳回不死证。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发热者,不死。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黄元御...
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原文187
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郑论】 按缓脉,乃...
伤寒论第366条
伤寒论第366条。先生释文认为此证,“是即少阴通脉四逆汤证”。先生将其归为厥阴病,似因此证“阳复而能解”(此条释文),乃厥阴“阴极则阳生”[1]之意。“厥”而归为少阴病,仅在于原论明言“少阴病...
科学领域优质作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