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素不仅无用还有害!老美用时6年、追踪30,899人证明了这个结论!

 mxb08 2019-04-27

营养素,药补不如食补!

最近,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六年来对营养素的研究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补充营养素不仅无用,竟然还是有害的!

DOI:10.7326/M18-2478

研究人员选取了30,899名年龄2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他们超过一半的人至少服用了一种膳食补充剂,超过1/3的人服用了多元维生素。

维生素C是最常用的补充剂,其次是维生素E、钙和维生素D。

在平均为6年的随访期内,共有3,613人死亡,其中945人死于心血管疾病,805人死于癌症。

按照过去的研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K、镁、锌和铜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然而,这次研究却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结论。只有当营养物质来自食物,而不是来自膳食补充剂,上述发现才成立!

研究还发现,每天服用至少1000毫克的钙补充剂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相比之下,来自于食物中的钙没有这样的风险。

为啥同样是营养物质,提取出来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效果?

原来,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身体可以调节和限制吸收。

但对于膳食补充剂,身体不具有这种调节作用。

最后,这篇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这项研究成果,不推荐健康人服用膳食补充剂。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对膳食补充剂类的保健品提出质疑了。

前两年,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的专家就专门审查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无论补充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钙和维生素D, 无论是在更年期前的人群还是在老年人群,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额外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折。

相反,身体无法调节钙的吸收,多余的钙都到了血管里而不是骨头里。

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动脉斑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还会提高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几率!

维生素等营养素的补充也是同理。

保健品的食用人群正在年轻化

在以前,保健品这个概念大多围绕着老年人。

而近些年来,保健品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包含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婴幼儿、青少年以至高龄老人。

可真的是“上到九十九,下到不会走”。

尽管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食物,可是面对所谓“育儿知识”的连番轰炸、保健品商家天花乱坠的描述,很多宝妈都开始跃跃欲试,想着是不是得给孩子补点钙?孩子是不是缺维生素D?

“我的宝贝怎么赢在起跑线?”,打着这样的标语,牛初乳、DHA、鱼肝油成为家长热衷于购买的“婴儿产品”。

2018年9月的一项报告显示,女性和婴幼儿保健品是保健品市场最大的两个增长点。年轻女性成为保健品市场的另一大购买主力。

现在的女性对保健品的需求有多强烈呢?我们来看数据。

去年的天猫双十一,进口保健品是整个进口类商品中卖的最好的,连各种护肤、化妆类产品都无法企及。

从天猫国际上的数据来看,进口保健品消费者中,80后90后年轻人占比高达60%,且女性群体大概是男性的两倍。

在某宝上搜索“保健品”的字眼,总能看到“吃出逆龄嫩白肌肤,唤醒青春活力”、“呵护女性秘密健康”等标语,可见,保健品商家的目标已经锁定了爱美的年轻女性。

比如,抗衰老成了90后“老人家们”的刚需,于是葡萄籽精华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热卖,它声称其中的低聚原花青素可以抗氧化,以达到“冻龄”的效果。

然而这种说法在医学上根本站不住脚。

不但如此,美国国家补充和综合健康中心报告称,如果连续服用葡萄籽提取物超过14周,可能会产生头晕、头痛、恶心、高血压等副作用

除此之外,褪黑素、维生素泡腾片、蔓越莓胶囊、护肝片、蜂王浆等保健品花样层出,80、90后的年轻一代也照单全收,他们正如《我家那闺女》中的吴昕一样,熬着最长的夜,吃着最不健康的食物,却敷着最贵的面膜,买着最火爆的保健品。

现代人的身体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保健品如此受人们欢迎?

它覆盖的范围如何能从老年人遍及到年轻一代,甚至婴幼儿?

根据丁香园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年轻的人群,对自己身体健康评分越低。

80、90后的年轻人,成了最焦虑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群人。

这些人到底在焦虑些什么呢?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一些重大疾病,皮肤状态、睡眠、体型、心理状况等小毛病更让他们发愁。

iiiiiiiiiiiiii

显然,很多人的身体正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

没有多么大的毛病,但小毛病又琐碎难以摆脱。

真的验证了老一辈们常说的那句话:“年纪轻轻的,毛病倒不少”。



比如肤色暗沉让人显得无精打采,每天都得花上大把时间化妆才能出门。

比如工作繁忙,压力山大,十点躺到床上一点还不能入睡,第二天顶着两只熊猫眼继续陷入恶性循环。

又比如面临父母的催促,同龄人的比较,心里随时随地的绷着一根弦,每天睁开眼睛就开始焦虑,总是担心跟不上别人的步伐,抑郁症、强迫症也不再是拿来开玩笑的随口一说。

说是亚健康,但其实它已经不属于健康的状态了。

事实上,我们上面提到的“小毛病”已经暴露了你体内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变。比如,脾胃的虚寒、肝胆的虚亏。

所以,小毛病不容忽视,你不以为意的熬夜、贪食、懒惰,正在一点点的侵蚀着自己的身体。

无论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要记住一点,如果你足够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那小毛病就不会发展成大病。

缺乏运动了?那就不要整天的坐在那里,工作期间隔一会儿就起来走走。每周末总得跑上它两个小时的步。

肠胃不舒服了?那吃饭时避开麻辣烫、火锅、炸串,尽量吃些清淡的,就算它不合口味。

焦虑了?那找个人谈谈心吧,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是朋友、父母,再不济还有网友呢。

只要你做个行动派

而保健品说白了就只是一种安慰剂,它能做到的,仅仅是给疲惫的身体带来一丝心理上的安慰,让熬夜、吃垃圾食品的人更加心安理得。

从中医角度来看保健品

中医一直都认为,所谓的营养元素,比如钙、铁、维生素等, 都不需要额外的吃化学合成品来补充。

我们的脾胃是一个大的加工厂,只有吃进去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这一个过程,经过“加工合成”这一步,才能转化成咱们身体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中医称之为水谷精微。

所以说,咱们不需要额外的补充钙片,额外的维生素。

只要脾胃功能相对正常,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身体就能妥妥的将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

正所谓,“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如果感觉身体缺乏某一营养物质,那你首先应想到的是,自己的脾胃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我的饮食结构是否需要改善?我是否应该少熬点夜?

而不是再花大笔的钱去买那些营养补充剂。

若是脾胃等脏腑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你在纠正生活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一些“得力助手”。

失眠

1
饮食多以粥汤为主,杜绝寒凉

喝粥能快速帮助我们补充身体津液水平,津液足,血足,血能养好心,心神、肝胆都得到充分滋养,才能心情舒畅、安然入眠。

多种类型的粥都要尝试,五谷杂粮既能充饥又健康美味。

2
常用热水泡脚

用偏烫的热水泡脚,可以促使头部的血液向下肢流动,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打破“脑袋兴奋、但身体疲惫”的状态,使人产生全身放松和昏昏欲睡的感觉。

3
穴位按摩

手腕上的两大养生穴位——内关穴和神明穴均可缓解心血管系统的不适,缓解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等症状,并且各有侧重。

内关穴——处于心包经上,在前臂内侧,腕横纹向上两寸。

每天按揉内关穴5~10分钟,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最好,不仅可以宁心安神帮助入眠,还可改善胸痛、心悸等症状。

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常按压它对于缓解失眠的效果也很好。

焦虑、抑郁

在遵从医生建议和积极治疗的同时,可以多晒太阳,多听音乐,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但要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古人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说明。

对外,要顺应自然界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这就需要你在日常中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对内,要谨守虚无,心神宁静。即思想清净、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失散,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

肠胃不好
1
大米+小米熬粥喝

大米(特指粳米)性平,有养胃气的作用。小米性凉,能清局部的虚热。

大米中加点小米,多放些水,煮成米汤,平常就可以当水喝,每天3000ml左右。长期坚持,胃反酸、疼痛等情况会大有缓解。

同时,大米汤可以补充津液,缓解便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