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阴虚,一个被很多大夫冷落的证候(含读书日中奖名单)

 巴甸小溪 2019-04-30

导读:医界多重视脾阳虚和胃阴虚,而常常忽视脾阴虚的辨证论治,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其实是因为脾虚而生内燥,如何辨证?且看下文。

内燥,又称“津伤化燥”,是指体内津液不足,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于濡润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故脾虚多生湿,但若脾的阴液亏损,也可致燥热内生,出现口干、腹胀、消瘦、便秘等脾阴虚证候。

医界多重视脾阳虚和胃阴虚,而常常忽视脾阴虚的辨证论治。如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 中所说:“古人理脾健胃,多偏胃中之阴,而不及脾中之阴,然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 伤,津液不足,筋脉皮骨皆无所养,而精神日渐羸弱,百病丛生也。”

我们在从事脾胃病治疗中发现脾虚内燥证并不少见。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嗜食辛热炙煿或过用温燥之药,均可导致胃热,胃中有热或胃阴亏损多累及于脾阴,如明代王伦《明医杂著》说:“胃火愈旺,脾阴愈伤。”李东垣《脾胃论》说:“燥热太甚,脾阴干涸。” 劳倦忧思,五志化火,亦可使脾阴暗耗。五脏阴亏,尤其是肾阴亏耗,均可累及脾 阴,如《不居集》所说:“相火者……炽而无制,则为龙雷,而涸泽燎原……上入脾,则脾阴受伤。” 

脾为消化系的中心,为胃行其津液,开窍于口,主涎,主肌肉,与食管、胃、小 肠、大肠等器官联系密切,若脾的津液不足,可导致这些器官失于滋润,而产生一系列的病证。

脾主涎,涎为脾阴所化,脾阴不足,则涎生化无源而分泌减少,口失其润泽而口干舌燥;若脾阴枯耗,不能上泽于食道,则纳食不畅,日久发生噎膈重症;脾阴不足,又常并见胃阴亏虚,胃腑失润,通降不利,则食少、食后腹胀;脾阴不足, 不能下润大肠,出现“脾约”之证,表现为肠燥便秘;脾之津液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筋脉,常见消瘦、四肢疲乏无力。 脾虚生燥的治疗,宜甘润养阴,选择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物。

常用药物有山药、茯苓、太子参、扁豆、莲子肉、黄精、薏苡仁、玉竹、葛根、天 粉、北沙参等。脾阴虚多兼见脾气虚,故补脾阴应与补脾气兼顾,如《慎斋遗书》 言:“用四君子汤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再随所兼之证而用之。”

何晓晖教授多以参苓白术散(人参易太子参或西洋参)治疗脾虚内燥证,每获佳效。“脾约”之证, 用仲景麻子仁丸泻胃中之阳而扶脾中之阴,润燥而通便。

脾虚生燥病案

孙某,女,46岁,农民,江西崇仁人。

1990年12月23日初诊。 

主诉:脘痞、口干、便结1年。 

病史: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近一年未效。刻下胃脘 胀闷不适,不思饮食,食后胀甚;口干,咽喉干燥,吞咽食物艰涩不畅;面色淡白而 口唇色红干裂;大便干结,一周一行。舌质偏红,苔少无津,脉细略弦。

治疗经过:证属脾胃阴虚,燥邪内生,用参苓白术散合沙参麦冬汤治疗。

药用: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30g,薏苡仁30g,扁豆15g,北沙参 15g,麦冬12g,生地黄20g,白芍15g,山楂15g,枳壳15g,蒲公英15g,莱菔子15g。

 1日1剂。服药1周后,自觉腹胀明显减轻,纳食增加,口干咽燥见轻,吞咽已无障碍,大便3日1次,解之不畅。仍以上方加制首乌、石见穿、刺猬皮等继续治疗约3个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食欲旺盛。将上药制成丸药口服,半年后 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