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二)——不自为大

 芳草屋845 2019-05-03
《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二)——不自为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大道广泛分布,前后左右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被它推辞,完成了大业之后,不贪图名誉,默默地孕育着万物地生长,而不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主宰。

两只年轻的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突然碰到一位年长的老雁,于是老雁就问它们:“嘿,伙计们,你们好啊,今天的空气怎么样啊,是不是很干净” ,两只小雁面面相觑,终于其中一只小雁忍不住地问另一只:“什么是空气?”

道的至高无上,是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老子认为“大道”就好比生活中的“空气”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它而生存。它分布在各个地方、各个角落,平原上、高山上、山谷里,无处不见它的身影。但是,“空气”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也从来不会从万物身上获取什么回报,而是无私地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万物,默默地围绕在万物的周围,供它们呼吸供它们成长。“道”就是如此,即便没有人认识它,即便被所有人所忽略,它都无止息地运行于冥冥之中,维持着宇宙万物和谐有序的状态。

万物归焉而不自为大,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万物都归附于它,可以说它是宇宙间最“大”的事物了,但是它不自以为大,正因为它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够成就它的伟大。这里的“成其大”,可以指“万物认为它很伟大”。此句仍然是老子“因果并列”逻辑的典型,类比于《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都同样是“因促成果,果促成因”的逻辑章法,对于现在习惯于“因果相承”逻辑的我们来说,理解起来似乎觉得有些荒诞,“因为万物归焉,所以道才会“大”,而又因为道“不自为大”,所以万物才会认为“道大”,而又正因为这样,万物才会归焉……”如此反复循环,就构成了一条莫比乌斯环,这也便是上古哲学的奥妙所在。

《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二)——不自为大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谁掌握了“大道”,普天下的人们便纷纷向他来投靠,投靠他的人不会互相妨害,而是大家在一起和平安泰。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里的“执大象”者,就相当于“得道之人”,那么何为“大象”?“象”字在《周易》解释为“象也者,像也”,甲骨文的“象”就是动物“大象”之意,而“”字则表示”人描摹大象的形状“,因此此处的”象“实意为”模样“。那么”大象“指的便是”大道的模样“,”执大象“也就是说”把握和认识大道的模样“。

老子早在前几章便论述了“道”是无名无状的,但“道”并不是无可认知的,只是不同的人对于“道”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程度各有不同而已,老子认为能够悟到最高境界的“道”的人,就是所谓的“执大象之人”这种最高境界老子在前面几章也反复提到过,那便是“婴儿”和“”,二者都表示“”和“”的“初始状态”,那么只有“执大象”者,才能使得归附于自己的人和平安泰,因为这些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所他们可以自由而又简单的生活,不会出现互相争斗的局面,从而达到“安宁平和”的状态。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一旦用语言说了出来,就变得十分平淡而又乏味,“道”这个东西,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无所限制的。老子认为可以说的“道”,就像清汤寡水一般,让人无法接受,因此他在第一章便对“道”的性质开宗明义地说“道可道,非常道 ”,其次对于“道 ”的外在以“看不到 ”和“听不到 ”来论述,这便与前文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相呼应,也与后文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 相承接。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想弄明白“为什么“道 ”就说不得呢?为什么说出来就变得‘淡乎于无味 ’呢?‘’在此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青原行思认为普通平凡的大众,看到“山”高耸的样子和“水”清澈的样子,脑子里想到的只是“山”和“水”,不会联想到其它事物之上;而有些许觉悟的人,他们看到了“山”高耸的样子可能会联想到“人威武不屈的气概”,看到“水”清澈的样子可能会联想到“人纯真洁净的品质”;而那些参透世事本质的人,再看“水”和“山”时,仍然是最初原本的模样,不会有杂念,不会有妄想,超脱了凡俗的七情六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那么我么姑且将这三种境界的人,命名为“菜鸟”、“高手”和“大师”,“菜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高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假若突然有一天,“大师”想向“菜鸟”和“高手”证明自己是“大师”,于是说出自己心中的那个“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么“菜鸟”就会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而高手会满脸不屑的认为“什么破'大师’,跟‘菜鸟’没什么两样。”这便形象地说明了最高境界就是最平凡普通的境界,“菜鸟”和“大师”外表上没什么两样,但是本质上隔着一个看不到的“高手”,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分辨得了。

《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二)——不自为大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弱化它,必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得到它,必先给予它。此章是老子最经典的“反向思维”的辩证,也是后世争论最多的一章。

有些人学者认为,如果从“为人”的角度去看,此章老子的观点是一套特别适合“领导者”的方法论,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团体,都缺少不了核心的领头人物,然而这个领导人物必须得具备高素质的领导能力,老子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懂得这些“收放有度”的领导哲学:

①对于气势嚣张、不服从管理的员工,管理者不应该采取强势的管理手段使他们服从管理,而应该通过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来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②对于能力不足而又不自信的员工,管理者不应该直接采取“优胜劣汰”的管理手段来强化组织的综合能力,而是应该先适度鼓励员工,加强员工自信心,给员工一段时期进行自我修正和自我学习,最后再考虑是否“淘汰”。

③对于员工身上的缺点,管理者不应该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们改正,而是应该先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且加以赞许和肯定,再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这样员工才能更容易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④对于有能力有才华,但不用心付出的员工,管理者不应该以高压强制的方式来让他们付出,而是应该先以身作则,全力为组织做自己的贡献,去理解和体谅员工不付出背后的原因,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另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从“用兵”的角度去看,此章老子的观点就是一套“阴谋论”。

①想要收敛一个国家的气势,就应该让这它们处于嚣张的状态。

②想要弱化一个国家,就应该让它们过度发展。

③想要消亡一个国家,就应该让它们处于歌舞升平的“繁荣”状态。

④想要征服别的国家土地,必须先自己割让点城池供它们扩张。

从此可以看出,虽然《道德经》仅有区区五千言,但是可以解读方式却超过五千种,不同的解读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就会架构出老子不同的“人设”,“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老子”。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就叫做外表微妙本质显明,柔弱却能够战胜刚强。鱼离不开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随意向其它国家展示。老子在此强调“柔弱”和“不自我炫耀”的好处,鼓励当政者收敛气势、无为治国。

综合此三章,老子分别论述了“道的无私”、“道的平淡”以及“道的收敛”,在第三十四章老子认为“道”的无私成就了“道”的伟大,从而倡导“无私”的价值理念;第三十五章,老子认为有“道”之人,可以安平天下,其次再次强调“道”不可说、不可讲,说出来就是淡然无味。第三十六章,老子以反向思维来诠释“领导哲学”和“用兵之道”,倡导为政者无为而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