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执大象是什么意思?

 水木年华138 2017-08-01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四十七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执大象是什么意思?

“执大象”是老子经文中的经典名句,此大象可不是地球上的巨型动物,而是老子常挂嘴边的“大道”。“执大象”就是坚守大道、循道而为。此章主要意思就是人们要想生活在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里,只有坚守大道才能够实现。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天下往”有两层含义,一是万物归顺,在应有的位置上生长、成熟、老化、再生,生生不息。二是人心臣服,天下百姓向往有道的地方,最终是人心归一。“往而不害,安平太”表达了一种和谐、融洽的生长环境,这种环境没有危害、没有伤害,处于安宁、平和、通泰的氛围。“太”通“泰”。

老子为何不说“执大道”呢?象是《易经》专有术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就代表着四种现象,四种现象并不固定,可以是春夏秋冬等四季,可以是山雷风雨等自然现象,专业的说法是周易64卦的爻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等四种象征。《道德经》将《易经》中的“象”用之于此处,也是强调“道”的象征意义。道是个抽象概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道运用在天地万物的各个方面,活动于万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道的这些活动载体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象”。

“乐与饵,过客止”。音乐与美食使匆匆而行的过客停下了脚步。“饵”指美食。但是,道却没有这么大的诱惑力,此处,老子将道与乐饵进行了比较,反衬出道的淡而无味,反衬出道的若有若无,反衬出道不强加在万物身上的美德。所以,老子下句话就提到了道的这些品质。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既”指已经完成,“不可既”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段话是对“乐与饵,过客止”的延伸解读,解读其言外之意,将道与乐饵加以比较。有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的内涵可以参阅第二十三讲《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道体还存在吗》。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执大象是什么意思?


35章通行本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淡)呵其无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