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费眼图书 2018-06-12


《道德经》的第三十五章是对前面内容的延续。《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淡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今本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谢国仲】《老子禅解》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即道;“执大象”,入道,处在道中,守住本来,即佛陀所说“观自在”。在这样一种境界中,“天下往”,往者,归也,即前章所说的“万物归焉”的意思,表现道是能涵盖一切万有的。“往而不害”,就是“衣被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虽然可以坐拥天下,但绝无丝毫自恃为主的心态,而是和光同尘的,与万物共处在“安平泰”的状态中,这是一种滋养万物的状态。一个有道的修行人,如果入世,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执大象者,无往而不利。


接下来老子将世俗谛与胜义谛两种境界进行比较:


乐与饵,过客止。


这是描述世间凡夫被欲望所牵缚。“乐”,音乐;“饵”,美食;“过客止”,人们都被动人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所吸引而停下了脚步。这种声色的世俗之乐能让人立刻感受到满足,立刻感受到利益,但非常短暂,是稍纵即逝、无法永恒长存的。释迦牟尼当年毅然放弃王位而出家修道,就是因为发现世间之乐太短暂、太无聊、太过无常。身为王子,“乐与饵”对于他来说享之不尽,但是短暂的世间之乐需要不断重复才能感受,久而久之他都烦了,完全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世间欲望的满足都属于色受的范围,根本是无常,是不能长久的。


然而,道就不同了。


道之出口,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道,绝不同于乐与饵。若用可以遍尝世间之乐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把握它,根本体会不到。看不见,听不到,触不及,尝不了。但就是这个道,是一种永恒,它是本体,是自性的状态,胜义谛的境界。世俗谛就是迷于六根的取乐,众生正是因为追求这种短暂而重复的欲乐所以自行堕人轮回大海,这是不足取的。所以老子通过比较此两种境界的差异,意在告诫人们要懂得出世间,要返本还原,切莫沉溺在世间欲望之中。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仁义礼法之治有如“乐与饵”,不如行守自然无为的大“道”——虽然无形无迹,但能使人民平居安泰。


【傅佩荣】《解读老子》


“大象” ,老子多次以“象”形容“道”的状态,如“其中有象” (二十一章)“无物之象” , (十四章)“大象无形” , (四十一章) 等。 “象”即是“像” ,可译为“形象”“大象”用来描述道,代表道被人观察到的一面。大象无所不容,所以“天下往” 。与“乐与饵”相比,道是淡而无味的,最平常的即是“道” 。针对人的视与听,它是无形无声的大象,但是“用之不足既”才 是重点所在。世间的礼乐教化(乐)与物质部享受(饵) ,不但有时而穷,并且常有后遗症。


【今人悟】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