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另一面(八)—平平静静第二年

 百科知识博览 2019-05-05

(隐公二年)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繻[xū]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郑人伐卫。

|通鉴|《春秋》另一面(八)—平平静静第二年

经过了跌跌撞撞的第一年,鲁隐公二年很快地来到了。

一开春,隐公就没闲着,第一件事就是和戎国进行了会盟,想重修两国的和平友好。

这个戎国是个小国,春秋时期虽然比不上西周小诸侯林立,但像这样的小国还是有很多,戎国就是其中最小的那类国家之一。

它叫戎国,也确实是因为它确实就是戎人建立的。都知道这么一说法,叫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虽然是贬义,但也却规整地概括了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

西边的,就叫做“戎”。这戎既然在西边,怎么跑到中原来了,能和鲁国结盟,所以就挨着。

上面为何将“少数民族”打了引号,因为有一本《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的书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所以呢,戎人这时候虽然风俗文化和中原不一样了,但根源上大家倒还是一家人。因而,西周建立之后,有一部分戎人感觉到了故土的“召唤”,向东迁徙,最终定居到了今河南商丘、山东省曹县东南。

西周的时候这只戎人只是聚居在这里,当然,那时候周王室强大,他们就算想建国,周王室也不会同意。经过几百年幽王一闹,王室“怂”了,这只戎人便建立了国家,称为“戎国”,位置就还在曹县附近。这倒是说明这帮人在这根基颇深,将近三百年就没人能把他们赶走。

戎国这个位置,看起来算是在齐、鲁两家之间,这种国家,两边都想要拉拢。鲁惠公时,鲁国与戎国结盟,两国关系很友好,也不能说鲁惠公在位只想着抢儿子的媳妇,也还是为鲁国做过好事。

惠公末年,鲁、宋交战,和周边小国的关系也就淡了,隐公二年国家稳定了,第一年的糟心事儿也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和戎国的邦交也就提上了日程。


在鲁国的东边,有一个历史悠久但着实也不怎么大的国家,叫做莒国。

这个莒国的始祖名叫兹舆期,是少昊的后裔。武王灭商之后,大封上古帝王后裔,少昊的后裔兹舆期就封在了莒(今山东莒县),建立莒国,子爵,称莒子。

莒国面积不大,因而存在感一直很弱,虽然是周初始封国,但直到隐公二年,它才出现在史料中。在这两百来年里,只知道从兹舆期到莒兹丕公中间传了十几世,中间都是哪些国君都没有记载,即使是隐公二年的这位莒子,都没有名字留下来。

莒兹丕公,是隐公之后鲁国第十八代国君鲁僖公时期的人,从他之后,莒国有了国君的世系,但是莒国一直留有东夷遗风,没有谥号,只是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时的称号。看来三百年来鲁国用周礼教化东夷的想法着实不怎么成功。

可能这也是它一直不受正统重视的原因吧,但这次一出现在史料中,就不是干小事儿。

隐公时的这位莒子,娶了旁边的向国女子为夫人。这个向国,比记过还小,从头至尾的国君世系都没有记下来。它的实力弱到什么地步呢,向国是姜姓,现在这个莒子的夫人便叫向姜,向姜在莒国不开心,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莒子感觉被羞辱,也一气之下,在隐公二年五月,天气最好的下天,带兵攻入了向国,把向姜带了回去,顺手灭了向国。也不知向姜会不会后悔,自己和老公吵一架,把自家国家吵没了。

向国的历史就到此结束,历史上再也没有了向国。而莒国倒是慢慢发展起来,在齐、鲁之间闪转腾挪,活得还不错,咱们以后接着说。


当年的夏天,鲁国也没闲着,鲁司空无骇带兵攻入了极国。这极国也是个小国,小到从一开始就是鲁国的附庸,虽为附庸,但也还有自主权,类似于英联邦国家。

处于对自己势力的扩张,也算极国倒霉,这么多年鲁国也没这么打算,没想到隐公的时候,下了决心要把极国彻底收到自己手里。无骇兵临极国城下,这国小得连国都叫啥都不知道,只知道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南,无骇派费庈[qíng]父灭掉了极国,极国最终纳进了鲁国的版图。

八月,看到鲁国把多年的附属国极国灭掉,戎国感到了害怕,春天的时候戎国曾经请求和鲁国结盟,隐公没同意,这次戎国再三请求。终于,隐公表示了同意,和戎国在鲁国的唐地(今山东鱼台县东)结盟,也算了解了戎国国君的心事,隐公也重修了与戎人的旧好。


九月,纪国大夫纪裂繻代表纪国国君到鲁国迎娶夫人,按照周礼,诸侯国国君娶亲,由本国地位比较高的大夫到女方国家,为自己的国君迎亲。按礼举行了各种仪式,一个月后的十月,隐公的女儿嫁到了纪国,纪、鲁两国结成了友好同盟关系。

上面讲到,莒国在五月吞并了向国,这就使得本就不怎么友好的莒、鲁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纪国位处莒、鲁之间,时常感觉自己很危险,因而纪侯娶了隐公女儿后,就想要撮合莒、鲁两国的关系。

在刚刚娶完亲的当月,纪侯又派遣了心腹大夫纪裂繻去莒国,和莒子在莒国的密地(今山东昌邑县东南)结盟。之后,纪侯依靠自己两面逢源的关系,调停了莒、鲁两国的关系,两国进入了一个相对长久的和平时期,直到很久后的齐桓公时期才有所改变。


转眼到了十二月,隐公二年很快就要结束了。就在年底,鲁国发生了一件让隐公内心五味杂陈的事情。

鲁隐公二年十二月乙卯,鲁国夫人仲子去世。仲子就是那个本来应该嫁给隐公、最后却被惠公抢走、最后还生下太子的宋国女子。

眼看着当年本该属于自己的老婆被老爹抢走,后来没多大年纪就当了太后,现在年纪轻轻又先于自己就去世了。隐公估计一定在感叹世事无常,不过,可能作为鲁夫人的仲子去世的唯一还有点安慰的事情,就是去年周天子“无礼”的早早地送来的给仲子用的丧葬用品,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就要用上了。也不知道是周平王有先见之明,还是提前送人家丧具给人带了诅咒。

隐公二年的最后一件事儿,是发生在外国。旁边的郑国出兵,讨伐卫国。郑国讨伐卫国的原因是,之前讲过,郑国在任国君郑庄公的亲弟弟,共叔段叛乱被打败,共叔段的儿子,也就是庄公的侄子公孙滑就逃到了卫国。卫国和郑国不和,因而密谋帮助公孙滑叛乱,甚至攻取了廪延这个地方。

郑国忍无可忍,便在鲁隐公二年十二月,派兵进攻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只不过这次讨伐没什么结果,将来还有好多次这样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