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小小书法家 2019-05-06

我认为,目前山西推行的这种“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利弊都很明显。若要全国推行,还需一个摸索完善阶段。好在山西走在了全国前列,就当是全国一个改革试验区,意义重大。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山西这一“教师聘用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1、实施范围: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

2、规范中小学编制。建立县(市、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

3、规范中小学岗位设置。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结合学校生源数量变化、教师学科结构等因素,按照优先满足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合理统筹辅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严格控制管理岗位,大力精简工勤岗位的要求,统筹配置到具体学校。

4、健全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


5、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一)根据以上改革相关内容,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它对改变当前教育现状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具有三大作用:

第一,实行轮岗交流,有利于促进县域内各学校间师资力量的流动和均衡,为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第二,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破除教师'铁饭碗',提高师质的“输出效益”。

第三,盘活了以前学校编制岗位过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年轻、有为的教师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二)不过,在“三味”看来,这种“教师竞聘上岗”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如果在缺乏对现有教育核心制度(如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的改革的前提下,其预想作用和意义的发挥可能会受限,甚至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1、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有可能让“减负'越减越重。

教师竞聘,就是教师间的竞争。用什么来竞争呢?

如果考试仍旧是以学生分数论英雄,评价学校或老师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那么,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提高竞争力。教师就必然大量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加重学生学习任务。

2、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会让教师与学校(校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变得更加不可控性。

教师竞聘,不仅是一种名誉的竞争,更是一种利益的竞争。为了个人的名与利,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当手段和不公平行为。让教师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环境受到伤害。

3、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有可能让更多优秀师质聚集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人总想往高处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任何学校想要。竞聘到最后,条件差的学校成了“劣质”教师避难所。

4、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让教师的评价变得更复杂和难以操作性。

跨校竞聘和一岗多用,教师该如何公平评价?至少在现有评价制度下,是个难题!

5、对落聘教师,实行'退出'制,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按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连续2年评定为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我们能否理解为“开除“?如果不是“开除”,那么就还是教师,只不过是“不用上班'的教师,基本工资不能少。等同于提前退休吗?

回想前些年,不少地方和学校(包括“三味'曾所在学校)曾实行过“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不同的是范围在校内。当时由校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老师。然后落聘人员听从学校安排。其结果是班主任无人当,任课老师帮派化,落聘人员最舒服,干最少最轻的活,最多一学期少领一、二千绩效奖,没人在乎这点钱。

其实,“三味”认为:现在的教育确实需要改革。但是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提升教师之间的竞争问题,而是应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从教育制度的改革上讲,急需改革的是考试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只要根本性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将迎忍而解。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