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从保养身体——滋养心体

 道德经学用 2019-05-06

对于生命的认知上,我们不能轻视身体,但也不能仅把身体健康作为唯一。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人的身体只是一个空谷,是心神凭借往来一气而居住的载体,古人曾形容它叫“臭皮囊”——应该说,它是生命的所属,是生命的工具,但绝不是生命永恒的所有。

《黄帝内经》中讲:“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气,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德流”是指天德下布,“气薄”是说地气上出,两者相互交融,才能融合为生命。

所谓“人活一口气”,没有这口“气”,仅余一个躯壳,就是死人了。那什么样的“气”才能对生命有益?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也就是说,不要以妄心驱动气,那是逞强,不利于健康;而应该心境平和,保持一颗平常心,让身体里的气保持“中和”状态,这样才对身心有益。

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也就是说,宇宙进驻人体有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被降伏其心后就合二为一。因为它无我,没有我执的力量来干扰,所以这是一股中性的力量,它就能按照身体规律顺流而为,哪里需要自动到哪里去!

这里所说的“气”,其外在指标就是“心态情绪”。心态情绪平和宁静,也意味着内在气足血净、身心通畅。

所以,内心的躁动是生命最大的杀手,养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调整心态情绪。因为,内在世界的和谐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外在世界和谐、富足、丰盛的充分必要条件。

好的心态情绪来自有效的思维方式;有效的思维方式,来自高尚的品德;高尚的品德,不是约束出来的,也不是规范出来的,而是来自明白自己到底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然后才能用一颗明明白白的心,自自然然地生活。

学用《道德经》首先就是从思维有效开始的。什么思维最有效?无我思维最有效!

一个“我”字,就是所有情绪的载体——把“我”看得越重,看似为自己抓取到了好多利益,但是伴随而来的情绪、压力、烦恼也越多。如果此时此刻,我们平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那些不开心甚至痛苦的经历,无一不是因为这个“我”字而引发的。

有两个简单的小方法介绍给大家:

1、用“我们”代替“我”

每当有纠结时、想不通时,把主语从“我”替换为“我们”,然后再想想,看看是不是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呢?

用“我们”来思考问题,自己的格局就扩大了,个人的得失就放下了,心态情绪的平和就随之而来了;用“我们”来说话做事,整体的和谐就出现了,集体的利益就实现了,最后我们个人的目标也能得以完成了——这就是老子“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大智慧。我们只有以这样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去生活、去工作、去穿越,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绽放!

2、每天在一个固定时间,养成一个觉知的习惯

我们可以坐着,闭上眼睛,观自己的念头。但不要随着念头深入,只要知道这是念头就好,然后看下一个念头: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个念头;身体某个地方有疼痛,是个念头;出现某个想法,是个念头……这样持续半个小时。

这两个办法,简单实用,如果按照这两个方法觉知得多了,情绪也自然会不翼而飞了。这种内求法就是“反求诸己”——即回归到内心,看清欲望,看清真相。通过观察自己而达到自然而然的改变。

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所以,若想保养好生命:

第一步10%的锻炼是必须的,但这仅仅是对有形身体的养护。

第二步,是对心体的滋养——也就是调整自己的思维,让“无我”的CEO执政。

这样我们的生命就将在从小我——大我——无我的淬炼中,得到更高级的滋养,健康、幸福、自在才会与我们相伴到永远!

(待续)

逯欣心

2019年5月3日,第428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