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重与死亡率的关系被发现了!万万没想到……

 揽月86488 2019-05-07

提起“胖”,现代人可能直接的联想的,除了不美观,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等。

而提到“瘦”,不仅爱美人士趋之若鹜,就连养生者也有“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

  但是,瘦真的等于好吗?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欧洲科学家发现——体重和死亡率的关系是条U形曲线。60岁以下人群,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死亡率最低;60岁以上人群的BMI在适度超重范围(25~29.9)时则最低,甚至比标准体重人群还低6%

美国的一项长达40年的调查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15%的人寿命最长,微胖体型在中老年中更有优势。

“长寿国”日本的研究显示——40岁后体重稍微超重的人平均能多活6~7年。临床上,微胖老人比起瘦弱老年人更不容易患病。

因此,小美要告诉大家了——对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适度超重更健康!

  如何看自己是否适度超重?  

一、体质指数法

体质指数BMI是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中老年而言,体重可以稍高一些,BMI以26左右为宜。

二、身高测量法

身高(厘米数)减去105(60岁以下人群)或者100(60岁以上人群),就是您的理想体重了(单位为公斤)。

  适当超重为什么更健康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人老了为何会变瘦

中老年人变瘦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营养不良。随着机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加上慢性病的忌口,很容易营养不良。这就导致抗感染能力、免疫力下降,成了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

其次,对中老年而言,和疾病作斗争是“持久战”,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体重适当超重,说明营养状态好、储存较多,更易抵抗疾病的伤害。

  如何保持适度超重  

想适度超重,内服外养都重要。具体可以注意一下几点:

01

食物丰富,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含膳食金字塔中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每天以谷类为主(250~400g)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餐餐有蔬菜(300~500g)、天天吃水果(200~350g),奶制品、豆制品也应该经常吃。

02

适量运动,日日锻炼

在控制能量总摄入的前提下,坚持日常锻炼身体。每周至少5天有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日步数达到6000步。少久坐、多走动。

03

鱼禽蛋肉,适度摄入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优先选择新鲜的鱼和禽肉,而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

具体数字可以参考:每周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

04

清淡饮食,控烟控酒

平时要严格控制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超过6g、烹调油25~30g。每天糖摄入警戒线是50g,最好能控制在25g以下。

同时,最好不要吸烟喝酒。如果成人要饮酒,男性每天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比起酒,水才是最健康的饮料。成年人每天7~8杯水(1500~1700ml),多喝白开水或茶水,少喝包装饮料。

05

小贴士

如果您现在过瘦,可以除一日三餐外,增加2至3次简餐,加些牛奶、坚果等能量高的小零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增进食欲。

如果您现在肥胖,则要多吃果蔬、魔芋等低能量食物,多喝绿豆、玉米等杂粮粥;适度运动和保证睡眠。

  除了微胖,长寿还有“三微”  

想长寿,除了微“胖”,我们还要遵循下面的三个“微”法则

1、微凉

环境温度微凉——最佳环境温度是18℃-20℃,这时身体会感到微凉,机体免疫力发挥到最大功效,抗病能力也更强,有助于我们正常活动和休息。

饮食温度微凉——烹调上,采用凉拌、蒸、煮等低温烹调方式,忌煎炒油炸等方式,这样可以防止营养流失、防止致癌物产生。享用食物时,也要避免烫食,因为经常性烫伤食道黏膜往往诱发食道癌。

2、微饿

小美之前就和大家介绍过,吃七分饱是个不错的饮食习惯。长期坚持吃七分饱,既保证了营养,还能控制体重,并保持头脑清晰。

七分饱,代表着自己心里难免会觉得“我还可以吃”。这时,小美建议您放慢进食的速度,或者把食物撤走。一般来说,如果吃饭时间规律,吃了七分饱下一顿饭前是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的。

此外,在进食时,建议您专心吃饭、细嚼慢咽,让胃里逐渐充实,这样也可以防止自己吃太多。

3、微汗

运动中的出汗量常被人们用作评判运动效果的标准。但对中老年人来说,大汗淋漓并不是最好的,如果引发虚脱、胸闷、腹痛,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因此,适度出汗、稍感疲惫才是最好的状态。

选择较为轻松便利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坚持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世卫组织推荐大家在上午9点—10点,下午16点—20点进行锻炼,而非清晨锻炼最佳哦。

生活中,林林总总的“长寿秘笈”有很多。但小美建议大家:与其过于迷信种种神药,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身边的这些“微”处,养成这些“微”习惯,疾病通通远离、长寿自然相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