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家谱序文都是文言文,有白话文的吗?

 金日九 2019-05-08

首先,我得说一下题主,“都是”这个词太绝对化了,你怎么见得都是文言文呢?对吧?

言归正传。现今通行的白话文历史也就一百年时间,而文言文通行史超过两千年,这是前提。作为官方使用的写作方式,文言文具有言简意赅、庄重典雅的特点,从语体上说,我们称文言文为“书面语”,而与之相对的白话文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日常交流的语言(俗称白话)写出来的文章,它的特点更多的表现为自然亲切,明白易懂。

一个能修族谱的家族,必定历史久远,人丁兴盛。那么它早期修订的族谱当然用的是文言文,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就是那时都没现在通行的白话文,它怎么用?第二就是大家族能修订族谱,就表明这个家族有能修编族谱的文化人,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家族的族谱是由外人修编的。既然是文化人修编,用文言文对于这些人来说,是自然不过的事,为什么不用文言文呢?第三,一套族谱的文字量是非常大的,而修编族谱最大的开支就是印刷。文字量占印刷成本的大头,文言文短小精悍,能节省不少开支。

作为一套族谱,它主要的一个功能是传承,这个特点促使它必须使用最成熟的语言表现形式来编写。现代通行的白话文使用时间不过一百年,而真正全民普及的更是五六十年的时间,它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比较通俗的说,或许再过若干年,白话文这种表现形式就会消失,将有其他语言表现形式取而代之。那么作为一本族谱,它的传承就出现了问题。而文言文就没有这种担忧。这是现今修编族谱仍旧用文言文的一个原因。

我们还要注意到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修编族谱的都是族中的年长者,他们早期接受的教育本来就是学习文言文。对他们来说,用现代文修编更难。所以当今修编的族谱中大量出现文言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总而言之,以上特点决定了族谱修编包括其中的序言采用文言文,而非现代文的原因。啰哩巴嗦,言不成字,见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