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什么会有“食肉者鄙,食谷者慧”的说辞?

 思明居士 2019-05-09

肉食者鄙,是《左传一一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话,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自此,肉食者鄙的断语便留了下来。初看起来,这话似乎有点不通,肉食者,就是吃肉的人,代指统治人民的官僚,按说这些人,为民父母,又识文断字,其见识必当高远,为什么却被老百姓嗤之以鼻(鄙)?

就是因为这些人四体不勤,菽麻不分,尸位素餐,醉生梦死,说白了就是一群废物。事实确实这样,当初曹刿若不请战,任由肉食者谋,面对强齐,长勺之战怕是另一种结果了。

与肉食者鄙相对的,是素食者慧,素食者,当然是指吃糠咽菜的老百姓了,老百姓常年生活在困苦里,挣扎在糊口线上,讲经验,他们有经验,讲见识,他们有见识,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有太多太多的人生体会。这正应了那句著名的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