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11:《王阳明大传》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

 行者象正 2019-05-09

2019-10:《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日]冈田武彦)非常精彩的一本书,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是国际儒学泰斗、杨阳明学大师,耗费25年,亲访八省区八十余县,行程两万里,完成了88万字的《王阳明大传》,被誉为最权威严谨的王阳明传记。期间为恢复王阳明遗迹(墓碑、故居、书院)亲自捐款、募捐。2004年以95岁高龄辞世。

    《王阳明大传》详细记述了王阳明的历代先祖、阳明心学发展史,不惜浓墨重彩叙述儒学的历代沿革,详细记述了其足智多谋、赫赫军功,如果说其他书籍关于王阳明的军功描写让人觉得是王阳明运气好,无非就是三次剿灭土匪、一次平定宁王的乌合之众暴乱而已,而本书的描述让人觉得可信、信服。

    王阳明,绍兴余姚(今余姚市)人,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角度,本书给出令人折服的理由。跟其他读者有同感【随风而飘的博客】,孔子立德立言(没立功),曾国藩高出我们常人的地方不是智而是韧,而王阳明高出常人的地方数不胜数,高度也无法丈量,唯有用高山仰止来形容。

    王阳明从小立志不做状元做圣贤,豪放不羁、聪明狡黠、善用权谋术策,成长于浓厚的儒学氛围中,却能研读兵法成奇才。不走寻常路,新婚之日离家出走岳父找回,读了矿世大儒朱熹的“一草一木 皆涵至理”后开始格物穷理--“格竹”七天七夜失败。父亲是科举状元,王阳明会试失败,而后向逃脱尘世隐遁山林中,心中燃起的修习圣学让他遍寻天下良师益友,读到朱熹的奏折“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后,顿然开悟。三次会试一举中第,在朝廷任职,管理有方、深的民心,所著《九华山赋》中感慨人生如梦,荣华富贵犹如木槿之花,朝荣夕逝,于是独坐山中、气绝俗念,追求“无相无想”境界,犹豫不决时悟到道教和佛教的不足--弃绝人伦、孝道可去,便开始笃信儒学。再后来,不论是状元之子入狱、摆脱太监刘瑾追杀、贵州龙场生活,还是开班龙冈书院教育子弟、劝豪族安分守己、知行合一新解,王阳明将儒学智慧、兵法权谋术策应用的非常灵活。所谓圣人之心心如明镜、常人之心如昏镜,明镜要通过实践将其擦拭,方能重放光芒,这点与朱熹主张的明镜有所不同(朱熹认为“格物穷理”反复用镜子观照万物,久了镜子变亮了)。后来被调到滁州讲学,可称为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再后来运用心学的力量和智慧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临危不乱、奇技频出。然而,还是难逃忠而见谤、信而见疑,承受弟子冀元亨蒙冤入狱之痛。最终信奉“良知”心之本体,谢辞封爵,于归乡船上,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而去。

王阳明之后的有明一代,心学代替朱子学成了学术主流。但至有清一代,心学在中国渐入式微,反而在东瀛日本兴旺起来。原因是,清军大举入关时,大批心学传人自愿投入到反清复明当中,失败后他们不愿降清,只得流亡海外,其中以朱舜水为代表的心学传人到了日本,心学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说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有块腰牌“一生俯首拜阳明”,但该书没有提及,未知真假。这大概也是本书最权威严谨的原因之一。“故处今之世,孔孟之外,当首推阳明;而欲借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学失于我国而求诸异邦,舍冈田武彦又何者哉?”【随风而飘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