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尖放血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的临床研究

 留梦心田 2019-05-10
目的 观察耳尖放血治疗风热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共有合格受试者64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耳尖放血,治疗方法:选穴、耳尖穴:耳尖穴的部位将耳轮转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处即是。操作方法:按摩耳尖部使其充血,常规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左手拇、食指夹捏,固定耳廓上端,右手指三棱针,对准耳尖穴迅速点刺,针尖刺入约1-3毫米深,以双手拇、食指轻挤针眼四周,使之出血如豆大,以棉球吸去,如此反复放血8滴。对照组:中成药:感冒退热冲剂。药物组成: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用法用量:冲剂,袋装每袋10克。每日2-3次,每次1袋;6岁以上儿童用1/2袋,每日2次;6岁以下儿童用1/3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试验期间均不得使用有治疗作用的其他药物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均为5天。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影响两组预后的主要因素具有均衡性。 总疗效比较: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率为50%,显效率为31.3%,有效率为9.4%,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1.3%,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近期临床痊愈率为28.1%,显效率为28.1%,有效率为25%,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81.2%。两组比较(z=2.14,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5天后咳嗽改善程度(z=1.97,P=0.04)、口渴改善程度比较(z=2.89,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5天后恶寒、汗出、发热、、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5天后咳嗽(χ2=4.14,P=0.041)、恶寒(χ2=7.27,P=0.007)、发热(χ2=6.34,P=0.01)、口渴(χ2=4.51,P=0.03)、咽痛(χ2=4.46,P=0.03)、咽部充血(χ2=4.14,P=0.04)、胸透肺纹理增粗(χ2=4.66,P=0.03)等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意义性意义。两组治疗5天后胸闷、汗出、鼻塞、喷嚏、便干、尿短赤、肺部听诊呼吸音较粗或少许干湿啰音、扁桃体红肿等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良事件观察,治疗组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无不良反应。 结论 通过以上的临床研究和文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耳尖刺血疗法的损伤极小、痛苦小、安全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放血微量,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极易掌握运用和推广;显效快,一些急性症状常出现即时效果;适用范围广,具有一法多病,一穴多病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