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睡得更健康?简单3招拯救你的睡眠

 世外桃源Tao 2019-05-10

躺下入睡,睁眼起床

看似普通的一夜

却经历了非常不简单的睡眠过程

你有想过,睡眠是怎样形成和结束的吗?

睡眠周期

想要深入探索睡眠,就要先理解什么叫“睡眠周期”

人一晚上的睡眠要经历4-5个周期。按照脑波的状态我们每一个睡眠周期分为“快速眼动”(做梦的睡眠)和“非快速眼动”(不做梦的睡眠)。

正常情况下,快速眼动和非快速眼动交替进行,一个晚上大约要交替4-5次。成年人的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分钟左右,而儿童和老年人的睡眠周期会略有不同,儿童可能是60分钟分钟一个周期。

hotoday

其中每一个周期里又分为入睡、浅睡、熟睡、深睡和做梦(快速眼动)五个阶段。

hotoday

入睡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会觉得昏昏欲睡,能听到周围发生的事,并且容易惊醒。此时,肌肉活动降低,还有可能出现睡前幻觉。有时候你明明觉得自己还醒着,周围的人却说你已经睡着了,其实这就是入睡阶段的一种表现。

hotoday

浅睡

这个阶段正式开始进入睡眠,将持续30-40分钟,占总睡眠时间的50%。此时,脑波渐渐呈现不规律状,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身体对外界环境失去反应,难以唤醒。

hotoday

熟睡&深睡

这两个阶段人的血压、呼吸和心率都达到了一天中的最低点,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s)。深睡阶段的长短和连续性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睡眠质量。如果人在深度睡眠中醒来,会发现很难起床,反应慢,缺少方向感。正常的睡眠,整晚的深睡时长总和应该在90分钟以上,占总睡眠时间的15%-25%。

hotoday

做梦

有些人认为自己整个晚上都不做梦,其实这是一个假象。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快速眼动期(也就是“做梦期”),此时肌肉紧张度也最低。如果在快速眼动期(REM)醒来,我们一般能清晰地记起梦境;如果在非快速眼动期(NREM)醒来,则可能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人整晚做梦,而有人一晚无梦。

以上这五个阶段形成一个睡眠周期。

基于睡眠周期的理论,睡眠专家们提出了R90睡眠法、睡眠周期闹钟、睡眠质量判断、睡眠生活钟等理论,用于帮助人们进行睡眠管理。

睡眠管理

1.如何实现高效睡眠?——R90睡眠法

R90睡眠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周期——把1天分为16个单位,每个单位长90分钟。每晚的睡眠时间最好是90分钟的倍数,可以是7.5小时或者9小时。

比如:晚上11:30入睡,最好在早上7点醒来;晚上12点入睡,则最好在清早7:30醒来,以此类推。每晚经历5个睡眠周期、每周共35个为佳。

R90睡眠法来自《睡眠革命》一书,作者是尼克·利特尔黑尔斯(NickLittlehales),他是首屈一指的运动睡眠教练,英国睡眠协会前任会长,从事睡眠科学研究超过30年。他所提出的R90睡眠方案,获得了体育界和商界顶尖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同,被视为是获得高效睡眠的理想方案。

2.如何监测睡眠质量?——深睡连续性

基于浅睡-深睡-做梦的睡眠周期规律,可以判断睡眠质量和合理性。

如果深度睡眠出现集中而连续,说明睡眠质量相对较好;如果出现分散且持续性短,则睡眠质量有待提升。

通过佩戴华为手环3系列/HUAWEI WATCH GT可以精准监测一整晚的睡眠情况,并显示浅睡、深睡、做梦等各个睡眠阶段的时长与占比。

hotoday

3.如何选择最佳起床时机?——快速眼动期

科学研究发现,如果人在深睡阶段被动起床,往往会产生不适感,也就是所谓的“起床气”,起床也是讲究最佳时机的。

利用华为手环3系列或HUAWEI WATCH GT,可以设定一个“睡眠周期闹钟”。假如我们需要在7:00起床,那么华为穿戴设备会在7点前后的20分钟提醒你起床,可能是6:40也可能是7:20,这要根据你的实际睡眠状况而定。

hotoday
hotoday
hotoday
hotoday

设定闹钟:

进入【华为运动健康APP】-点击【我的】-选择【设备】-【闹钟】-【添加】-设定闹钟完成-打开闹钟右方【智能唤醒开关】-设定智能唤醒时间间隔-智能唤醒开启

HUAWEI WATCH GT

hotoday

得益于HUAWEI TruSleep™睡眠监测技术,HUAWEI WATCH GT可全程监测用户睡眠质量,通过实时心率监测、睡眠呼吸质量和大数据分析,准确识别入睡困难/睡眠浅/夜间易醒/早醒/多梦/作息不规律这6大类典型睡眠问题。

华为运动健康APP可以提供200+条睡眠改善建议及个性化睡眠服务(冥想/运动助眠/小睡眠),助你每晚都能酣然入梦。

看完这份睡眠大揭秘

你知道今晚该如何睡觉了吗?

让华为智能穿戴设备伴你入眠

愿你一夜好梦!

点击此处,拥有睡眠神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