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家属询问益生菌如何使用,你可以这样回答

 ganhaiqiang 2019-05-10

作为儿科医生,尤其是消化方向的儿科医生,每天也许会处方很多种类的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品种那么多,到底里面的菌种是否一样的呢?

每当家长能不能跟什么一起吃,能不能跟奶一起喂而感到不知如何回答好。笔者将常见的益生菌资料进行了简单汇总。

常见益生菌的使用特点

除了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需 12 岁以上可服用外,基本上都是老少皆宜。

为什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12 岁以上才能服?

因说明书提到不足 12 岁可以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因为两者在菌种成分是一致的。当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还含有其他如维生素等其他成分。对于确需应用的 12 岁以下孩子可开具散剂即可。

牛奶蛋白过敏需注意

结合表格可以看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的辅料含有脱脂奶粉,这对于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可能有过敏风险,在有替代的选择下尽量避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

能否与牛奶一起送服?

结合表格可以看到大部分益生菌都可以与牛奶一起送服。这对喂药困难的宝宝来说算是一个福音。另外可以看到冲服的液体是有温度要求的。对于工作忙碌的临床大夫来说全部记住也许有点困难,考虑到最低为 40℃,推荐患者在 40℃ 以下是安全的。

间隔服用有讲究

至于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问题,基本都提到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服,除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外。但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胶囊主要成分是一样的,故建议间隔服用较好。

通过说明书可知,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抗菌药物不敏感,可以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其余益生菌建议与抗菌药物间隔时间服用。通过查询国家药监局化学药 (非处方药) 说明书范本中含地衣芽孢需间隔 3 小时服用。

但假如说明书没有提到间隔时间,需要间隔多久呢?考虑到孩子常用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大部分的头孢菌素)其半衰期基本在 2 小时以内。故建议如需同时开具抗菌药物与益生菌建议间隔 2 小时以上以保证疗效。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需要开具如阿奇霉素,因它为长 PAE 的抗菌药物时我们使用时需要注意。

常见益生菌品种菌群分类

菌种那么多,怎么用呢?

虽然很多研究提到益生菌预防和治疗便秘和导致这些症状的一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或者过敏症、湿疹;甚至还可以帮助预防或对抗阴道感染等等。但鉴于相关证据质量较低,并不建议常规使用。

针对儿科医生的使用习惯,目前运用较多的主要还是以感染性腹泻为主。针对感染性腹泻,益生菌使用的证据质量也较前文提及的高。故本章节仅对腹泻相关进行推荐。

以下是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提到的益生菌制剂部分:

推荐意见:益生菌治疗儿童急性感染腹泻病的疗效是中度的、菌株和剂量依赖性的 (剂量>1010~1011CFU),特别是对某些病毒导致的水样腹泻效果更好。推荐益生菌应用于急性水样腹泻。对侵袭性的细菌导致的炎性腹泻不推荐应用。推荐在疾病的早期给予益生菌治疗。

对急性水样腹泻,强烈推荐布拉酵母菌、鼠李乳杆菌,推荐其他乳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罗依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和双歧杆菌联合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可选择酪酸杆菌。对于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推荐应用布拉酵母菌。[1]

《儿科学》第 9 版针对腹泻关于肠道微生态疗法提到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一直病原菌定值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药物均有列出。

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建议如果决定使用含或不含益生元的益生菌,应尽可能在急性胃肠炎过程中尽早给药。针对具体品种给出如下建议:

药品

用法用量、疗程

布拉氏酵母菌

250 mg~750 mg(109~1010CFU)/天  

疗程通常为 5~7 天

鼠李糖乳杆菌

(LGG>1010CFU)/天,持续 5-7 天

针对联合用药并无给出建议。[2]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提到可以提供益生菌制剂,以减少患有感染性或抗微生物相关性腹泻(弱,中度)的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但是关于益生菌生物选择并无给出确切的答案。[3]

uptodate 提到使用益生菌的决定主要取决于预期获益的程度,有无替代方案,成本和患者偏好的相关数据。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益生菌被推荐为任意疾病的首选治疗。该观点基于 uptodate 对现有证据的质量和一致性的总体评价。[4]

结语:

针对急性腹泻,益生菌已被国内外指南有所推进,再结合我国及国外指南,相对而言布拉氏酵母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针对急性的腹泻更受青睐。

不过呢,笔者却由此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药物经济性。益生菌作为非首选药物其性价比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患者使用该类药物的产生费用可能相当高,因大部分并没有纳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 版仅收录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在为家境困难的患儿开具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图片来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