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法 掌指功'的内功法是少林秘传功法中“内外兼修”的功法 练习这种内功法的练习,不仅可使人体的力量得到较明显的 增长,而且可使脚骨强健,内脏及呼吸功能加强,使人体的“三 宝”精、气、神,得到程度不同的有益锻炼,促进人体经络的顺 通、气血运行旺盛达到强健体能,精力充沛,祛病延年的功 效。同时对培养正确的体态姿势,对于各种正确手型的不同技 击意识的理解和感觉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本文介绍两种简 便易行,效果较显著的练功方法,供武术爱好者在锻炼时参 考 马步抓学(三心合一) 动作 ①成马步姿势站好,两臂屈肘握拳置于腰间,拳心朝上 保持身体端正,同时配合腹式自然呼吸,眼看前方(图21)。 ②接上动,两拳变八字掌,同时由腰间向体前用力撞出, 两掌平行,距离与肩同宽,掌指朝上,掌心朝前高与肩平,力 达掌心(劳宫穴);同时配合吸气,眼看前方(图22)。 图22 图23 ③接上动两掌同时以10指端用力内扣,成虎爪型,力达 10指端;眼看前方(图23) ④接上动,两手虎爪同时以腕为轴,分别外旋约180°,成 手心朝上,兩手平行与肩同宽,高与肩平,力达腕部同时配合 动作吸气,眼看前方(图24) ⑤上动不停,两臂屈肘内收,两手虎爪指端同时向内用力 卷握成孝(中指抵住劳官六),并随势徐徐外旋收至饜间,拳心 朝上,力达掌指;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看前下方(图21)。 要点: ①动作过程中,身体要保持正直、平稳,做到下颏内收,收 腹含胸,立腰沉肩,提裆敛臀,扣足踝膝,重心稳实。 ②双推掌要迅速、用力,肩部顺送肘部微沉屈,背部略有 后撑。 图24 图25 图26 ③两手变虎爪外旋时,腕部要用力。做到灵活、沉稳,两 肩、臂、腕部不耸不低。 ④两手抓拳收至腰间时,要做到拧旋,稳缓有力。 ⑤呼吸与动作配合要密切、自然(充分发挥“丹田”的鼓荡 之劲),练功时思想要集中在力点 ⑥练习时间宜在清晨进行,初学练功时间不宜过长要选 择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的林间、草地练习这样对身体的健康 和锻炼的情绪最有益 双撞掌(千斤掌) 动作 ①成马步姿势站好,两臂屈时置于体前,肘端下垂,两手 成柳叶掌(般禅掌)掌指朝上,掌心相对,分别置于两肩前,略 比肩高,肘部约屈45°;思想集中,意守两掌心(劳宫穴),采取 自然腹式呼吸,眼微看前方(图25)。 ②接上动,两掌同时迅速平行向体前用力撞出,两肘微 屈,掌指朝上,高与眼平,小拇指一侧朝前,力达掌外缘两掌 与肩同宽;配合动作同时呼气,眼看正前方(图26) ③接上动,两掌心朝前,掌指微放松,掌心略内含,屈肘徐 徐收回,分别置于两肩前,两掌随势徵外旋,掌心相对,掌指朝 上,与肩同高。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微看正前方,如图25 ④接上动,两掌同时平行向身体两侧用力撞出,掌路内 旋,小拇指一侧朝外,掌指朝上高与眼平,力达掌外缘,两肘 端微有沉屈;同时配合动作呼气眼看正前方(图27) ⑤接上动,两掌心朝外,掌指略放松,分别由体侧屈肘徐 徐内收,到两肩侧时,两掌略外旋,仍恢复原态,掌指朝上,掌 心相对,略与肩平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看正前方(图28) 图 图28 要点: ①两掌推撞时,身体要保持端正,发力动作要迅速、有力 以腰助力),内收动作要轻缓、柔和,做到沉肩垂肘、含胸展 背、下颏内收、舌抵上堂、档部上提、收腹收臀、扣足稳膝、意识 集中。 ②动作要自然、协调、順达,腕部要炅活沉实、有力,做到 掌型正确,节奏快慢相间,动势连贯。练功过程要循序渐进次 数要因人而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③呼吸要与动作密切配合,做到自然顺畅,用鼻呼吸呼 吸时要迅速,吸气时要柔缓、深长,功夫练至高深阶段,要做到 “重其意而不重其呼吸”,即呼吸要自然。 ④意念:双掌撞出时,腕、臂、掌心、掌指部要紧张,掌心前 突,“气”由两掌心向正前方发出至无限远。两掌内收时,掌、 指、腕、臂部要适当放松,掌心内含,“气”在意念的作用下,再 由无限远逐步收回至掌心(劳宫穴)。功深者可将其引至“丹 ⑤练至一、两星期后,两“劳宫穴”会逐步产生类似“呼吸” 的感觉同时可能伴有:胀、热、凉、透、重……等感觉,这均属 练功中的正常现象,不必顾虑。长期坚持锻炼此功,会逐步增 强体内气血沿经络的运行,补其“内气”的亏损,对增强体质、 抵御疾病均有较好的益处。在练功实践中,采用“八字掌”练功 效果也较佳。 ⑥选择练功的环境要安静、清洁,周團宜有较大的空间或 松柏等长青树。清晨、晚间在室内外练功就要注意避风寒。眼 看正前方的景物,要选择清晰、舒适、秀丽的景色或绿色植物, 在温度适宜的湖畔、海边练习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