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说:瑜伽其实是“稳定而甜蜜”的弹性追求

 长空tf26gwdimj 2019-05-12

筋膜说:瑜伽是促进身体长度和张力关系平衡的训练方法。

如果人的动作行为由肌肉、骨骼、关节,神经和生物力学的杠杆线性理论来完成,那么一个人的行动就像是活在纸片上的小人。

虽能够清晰的展示在这个时刻,动作中身体骨骼、肌肉的位置,但是,仅此而已,动作只是摆放,没有潜力,毫无生命力。

而现实世界中的人,我们多了一件无处不在的“组织感觉张力网络”——筋膜,它包覆我们全身,深入内脏,相互连结成一张整体,它可以使我们全身的感觉和动作完美体验合一,让我们的行为活动具有生命力。

图源:https://

去掉所有组织,只留下筋膜,人体的“张拉整体”就像一个人形智能形状的“丝瓜布”,给我们的一切塑造空间,支撑让我们饱满,让我们富有能量。瑜伽教练培训

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个整体,那么瑜伽体式中丰富多彩的姿态、位置、变化、范围和力度可以看做成一种探寻平衡和重建内在组织能量的方法。

要“弹性”不是柔韧性

弹性,是一种材料在外力很内部阻力共同作用下变形,然后又恢复形状(复原)的能力。

我们所需要的“弹性”,是抵抗形状变化的刚性(也就是我们所谓比较僵硬、比较紧的身体)和弹性(回复原始形状的能力)之间的恰当的平衡,关键在于着两者的平衡,而不在于最大的拉伸或者是柔韧性。

事实上,我们再休息准备的时候,身体就预加了刚性和预张力,当我们在牵拉变形时,我们在考验身体的刚性;当我们恢复时,则显现其弹性,超过了弹性极限,形状就不在恢复,甚至断裂。

所以人体运动姿势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反向姿势的训练,以及弹性限制和整体平衡。

牵一发而动全身

人体是张拉整体的结构

正是筋膜,赋予了人类三维的空间结构基础,也赋予了人体姿势和功能的整体性。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搭建好的帐篷,时刻保持着张力均匀,包围并占据空间,每个点的移动(动作)都会影响整体张力变化,当张力不均衡时,帐篷就会倒塌。对于人体局部,就会出现拉伸或者挤压,但通过整体反应能力,身体能够做出回答。

图源:http://www.

正如我们完成一个下犬的动作,在骨骼肌肉的层面上,我们会研究背部肌肉、脊柱和大腿肌肉以及髋屈肌的收缩和伸展结果。

但其实还伴随着整个身体后筋表线膜的张力升高,当我们调整任何一个局部的时候,整个身体后侧的张力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张力筋膜包裹着肌肉,如果张力发生了变化,肌肉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人体的形态以及力的作用感受点也会移动。

图片:人体筋膜后表线,来源于《解剖列车》

这就意味着,人体姿势的摆放,不简简单单取决于肌肉、骨骼的位置,加上这张筋膜网和神经系统指挥才能够真正的调整身体形态的变化。

强制拉伸

会损害人体本身具有回弹能力

黏弹性,是所有张力结构的特性:① 非线性(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传递,而是顺应力的方向四处扩散)、② 依时性(具有时间累积性)。

人体就像是一颗软糖,你压它的时候,首先他会像液体顺应张力向四周扩散,随后他会有一个固体回弹的特性,让你觉得继续向下压有阻力。在这颗“软糖”的成分里,有蛋白质、组织、特体的复杂成分,每一个细节层次上,都有他自己的刚度-弹性的平衡。

图片:筋膜

如果你持续或者高频次拉扯它,习惯性的应力模式产生(相当于你经常这么去拉它,让它一直处于被拉扯的状态,就可能改变它内在的组织形态的流动性)。

如果人体没有反向的平衡,足够的刚度来强化弹性(回弹能力),强制的拉伸会损害组织固有的回弹能力。

如果在体式训练中,只是单纯的挤压(变硬),或是释放(软化),又或者是拉伸,无疑会损害整体的弹性。

弹性是为了什么??能量存储!

为了弹性,我们经常会有三个动作:拉伸-释放,挤压-释放

呼吸是第一个被认为按照这个规律而运动的。

瑜伽中一些动态的序列、节奏较慢的修复性练习、静坐冥想,呼吸,都是为了探索自己的弹性范围并积累整个身体的能量储存能力,是保持适当的平衡而有意的去完成一些动作。

对于整个身体而言,无轮是什么样的动作,过度强调柔软,力量和拉伸,都不一定能够获得最佳的弹性,瑜伽的重点是:通过维持全身在一个静息的张力情况下,在拉伸、释放和挤压的过程中做出精细的过度并且保持连续性。

比如说在下犬式中:

① 这个动作不是拉伸;

② 让身体变紧,把力量向上聚集(和挤压);

③ 让脚后跟去找身体背后的紧张感,把运动向地面引导,(这个时候相当于在强调,力量的点来自于脚后跟推地面,当这个点发生变化,整个身体的后侧张力网会发生变化,在于这个张力是否合适。

在合适的张力中,后侧膝盖会自然的拉开,髋屈自然会变得更加深入,减轻骨盆后倾的程度,更利于腰椎的延展,当然不排除身体僵硬的人后侧长度不够,限制身体的灵活性,此时他需要弯曲膝盖来缓解后侧张力,以获取更多长度让脊柱延展。

在这个动作中,会拉伸到肩背部和颈部。而下犬式的伸展,是通过积极的加载拉伸(伸长收缩-主动伸展,有明确发力点支撑),而不是通过牵拉(被动、支撑点不明确)筋膜后表线的任何部位来产生应变。

瑜伽体式的关键

是呼吸的放松和流动,通过整个身体和姿势有节奏地传输精妙的呼吸运动(拉伸/扩展-释放-挤压-释放周期循环),是一个恰当的、整体的构成,一起移动或保持这个姿势。

瑜伽练习是多层面上的平衡和融合,瑜伽体式对身体的训练,保持可控性和弹性负荷下的张力或潜能。

稳定而甜蜜,比舒适更令人愉悦:身体组织可以从容不迫在不同瑜伽体式中多种速度变换,我们能够更加本能探索自己弹性极限的姿态,通过平和、安静和适应性的积累,去感受从速度到静止,和超越。

我们丰富了负荷的内涵,而筋膜和瑜伽也在相互表达,并且彼此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