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问丨哪些蔬菜吃前必须焯水?否则不好吃还容易中毒!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9-05-13

立夏已过,各种蔬菜抢“鲜”上市,爽口开胃最好不过。但其中有些蔬菜,烹饪或生吃之前,焯水必不可少☟

含有天然毒素的:

例如豇豆(长豆角)、扁豆、芸豆、黄花菜等。含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未焯水或做熟透,可引起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食物中毒的表现。

草酸含量高的:

例如菠菜、苋菜、苦瓜、竹笋、马齿苋、茭白等。草酸易与肠道中的钙形成沉淀,影响钙吸收,还容易在尿道形成草酸钙结石。

易产生亚硝酸盐的:

例如西芹、菠菜、香椿等。鲜品亚硝酸盐含量极少,但放置3-5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即使长期少量摄入也不利健康。

不易清洗的:

例如菜花、西蓝花等。表面农药残留具有热不稳定性,可随高温降解。

不光是为了祛除毒素、农残等,烹调前先给蔬菜焯水,好处多着呢!

保持色泽鲜艳

常下厨的盆友都知道,尤其是绿叶菜,焯水之后那叫一个青翠欲滴!这是由于“烫”掉了新鲜蔬菜表面覆着的一层脂膜,提高了蔬菜的鲜艳程度

去杂味儿,改变口感质地

就说萝卜、笋子吧,焯水去辣、去腥、去涩味的同时,还能增加些许甜味,出水后也不再硬邦邦的了,想切啥造型都so easy~

烹饪时熟得快

焯完水的蔬菜达到半熟或全熟,炒菜时熟得快;和其他食材一起烹调时,也能成熟度一致,避免有的还没断生,有的却已经糊锅……

▲节目截图

蔬菜焯水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名堂:

✔ 有的需要沸水下锅,可使蔬菜保持脆嫩、不易煮烂叶黄。适用于花、叶、嫩茎类蔬菜,比如菠菜、油菜、青笋等。

✔ 有的需要冷水下锅,水量以没过食材为准,逐渐加热。适用于块头大、有杂味儿(苦涩腥辣等)的根茎类蔬菜,比如笋子、萝卜、土豆、山药等。

再讲究一点,水里加“料”效果更好:

加点碱,毛豆等豆类表面的蜡脂可以轻松脱去,色泽更通透诱人;加点醋,减少菜花等白色蔬菜形成“显黄”的查尔酮色素,白色更亮白……

最后还有一些小叮嘱:

焯水时间需要灵活掌握,薄嫩的蔬菜快速“汆烫”几秒钟就够了;但厚实大块的蔬菜,焯2-5分钟可能才是刚刚好。

叶类蔬菜先焯水再切,以免水溶性营养成分损失过多,焯水后应立即控干,以免余热使蔬菜变黄或熟烂。

厨艺小白们赶快get新技能吧,是不是行家,就看这些小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