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芍药散合猪苓汤:治疗荨麻疹】

 昊晟堂 2019-05-13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生。 

    荨麻疹病因复杂,现代医学以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中医则以为是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产生。因为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生,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笔者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荨麻疹,效如桴鼓。今取其中一例验案供学者赏析。

向某,女,27岁,2015年8月26日初诊

主诉:全身风团瘙痒5年

现病:多梦,脱发,怕热,便秘,口渴,头晕,月经量少。舌红胖少苔,脉象沉细。

诊断:荨麻疹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猪苓汤加减

猪苓10g    滑石10g    茯苓20g    泽泻30g

阿胶4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6g

川芎6g                                                    

7剂,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9月3日

二诊:

现病:全身风团瘙痒偶发,便秘。

处方:前方猪苓加为20g,泽泻减为10g,余同前方。14剂,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9月27日

三诊:

现病:全身风团瘙痒偶发,便秘

处方:前方加减

猪苓10g    茯苓20g    泽泻10g    当归10g

白芍20g    白术12g    川芎6g      丹参20g

茜草10g                                                    

14剂,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10月15日

四诊:

现病:全身风团瘙痒偶发

处方:前方茜草加为20g,余不变。7剂,日1剂,分两次温服。

风团瘙痒未发。

    按照中医临床症状分析,患者既有月经量少、脱发、眠弱多梦、头晕、脉象沉细的血气不足兼有水饮的特点,也有口干,怕热,便秘,舌红少苔的阴虚内热表现。除此之外,辨证要点还包括更加有意义的两点:一为患者舌质为胖,说明体内脾虚水湿蕴结。二为患者全身风团瘙痒病史长达五年,久病体内多存瘀血。

    八纲辨证,患者为寒热虚实错杂之病证,兼备水湿,内热,瘀血的病理特点。阴血亏虚,水热互结,水瘀互结是其病机特点。

    六经辨证,患者具有烦热,口渴,眠弱多梦,脉微细的症候群,具备少阴热化证的辨证要点。

    故此,首诊选方选用养血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合用能够养血清热的猪苓汤,共奏养血清热,利水活血,扶正祛邪之功效。

    当归芍药散出处有二,一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谓:“妇人怀娠,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二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谓:“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虽然原文两处皆为治疗妇人腹中痛,但是本例荨麻疹患者病机同为肝脾不调,瘀血水湿互结。因此主方选择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原方重用芍药敛肝、和营,又佐以当归、川芎以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综观全方,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力,是寓通于补之方。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但以治血为主。

    猪苓汤主要出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又有《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先贤传奇医家赵羽皇,一言中的:“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

    笔者综合运用经方,当归芍药散和猪苓汤二者都有茯苓、泽泻,均可以利水湿。其中阿胶,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活血,祛风止痒,滑石,猪苓泄热导热,又有白术顾护中州。首诊处方全面而又精准的契合了患者水湿、瘀血、内热的病机特点。

    另外从初诊处方剂量特点来看,笔者灵活改变了当归芍药散的药物用量配比。原方重用芍药为君以疗腹痛,本方则重用泽泻以利水湿。《神农本草经》列泽泻为上品。李时珍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且泽泻性味甘寒泄热,与患者水热互结的病机相吻合,故此重用为君药。因此,患者首诊服药后即有了明显的疗效,风团瘙痒大幅减轻,仅仅为偶发。药证相符,效如桴鼓。

    二诊,患者眠弱、口渴及烦热症状已消,且风团瘙痒仅仅只是偶发状态,其效彰显。因此减弱泽泻甘寒清热之力,增猪苓仍守原方之利水结之法。

    三诊,血脉已丰,故去阿胶之滋腻,滑石之滑利,加丹参茜草之活血以祛风,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四诊,增加茜草剂量,活血祛风以善后。且风团瘙痒未再复发,临床治愈。

    中医理论认为,在生理上,水血本同源,相济并倚行。在病理上,《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又指出:“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指出了水血并病先后辨证的关系。这些就说明血和水在病理上具有“瘀阻则水停,水蓄则血凝”的关系。当归芍药散为治疗水湿瘀血互结的有效方剂,运用得当,能够治疗众多疾病,应用广泛。《药鉴》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惟在人之善学善用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