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察过鹦鹉螺的外壳吗?注意过松果表面的螺纹吗?数学家是创造者,还是发现者?阿尔法狗的算法与数学有哪些关联?侦探剧中确定嫌疑人位置的三角定位是什么原理?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居然是可以被理解的。” “学数学有什么用?”
读书时候的我,超级喜欢数学,从初中开始,每次数学成绩都是排在班里前几名,就连读大学时,也是通过一个月学习,期末考90分(满分100分)。 我身边不乏那些讨厌数学的人,觉得数学枯燥,但我觉得数学很有趣,有规律可循。 这本书《万物皆数》,完全颠覆了我对数学理解的新认知,清楚地了解了近万年来数学的发展历史。 在现代社会里,数字无处不在,以致于我们常常忘记了数字的产生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想法,我们的祖先花了数个世纪才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数学文化。 作者米卡埃尔·洛奈通过带我们回顾历史的方法,细述重要的数学事件,深入浅出,力求人人都能看得懂。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数学渣,甭担心,肯定能看得到! 米卡埃尔.洛奈是一位年轻的数学家,2005年的时候进入了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2012年获得概率学博士学位。 他在线上为人们讲述数学知识,简单易懂,风趣幽默,获得2000万次点击播放,收获了30多万粉丝。 他写的这本书《万物皆数》,获法国数学期刊Tangente图书奖,已被译为6种语言,长踞法国亚马逊科学史分类第1名。 接下来,我将简单地为你讲述一场数学之旅。 公元前8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有对称性腰线的陶器。 腰线是一种围绕着整个罐子外侧一周的花纹,一共有7种类型,是数学的早期表现形式。 有一些花纹非常流行,它们被不断地使用、变形,通过多种方式被改善。然后几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模式被“淘汰”了,被另外一些当时流行的花纹取代。 在还没有阿拉伯数字之前,人类发明了很多种书写数字的方法,比如: 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长达数千年的探索,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巴比伦人的60进制、到玛雅人的20进制、再到古印度人的10进制。 后来数字被阿拉伯人带入了欧洲,进而推广到了全世界,所以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那中国的数学文化呢?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文明就已经具有了数学知识,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恰好同时出现。 在汉朝,中国数学被编纂成书《九章算术》,这是人类早期历史上伟大的数学著作之一。 《九章算术》的第九章,也是最后一章,第一句话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一下子就想起自己读书时做过无数次的练习! 《九章算术》里也有提过圆周率 π ,是这么记载的:“今有园田,周三十步,径十步。”这样的数据表明了 π 应该是3。 阿基米德,取得了人类在 π 值计算上的第一个伟大的进步,计算出是在3.1408和3.1428之间,估算值误差在0.03%左右。 在公元前3世纪,人们一直用的是正数,直到这时候,美索不达米亚人首先发明了“0”这个符号。 在当时,如何赋予“0”意义呢,究竟代表了什么,人们做了很多讨论。 负数,比“0”更难得到全人类的认可,以前人们称负数为“荒谬的数字”,他们只在一种情况下愿意在中间的运算过程中使用负数,但最后的结果中不会出现负数。 一直到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时候,负数的合理性才被完全接受,负数的使用才被明确地采纳。 方程式、代数、概率、微积分等逐渐被发明,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里就不一一展开细述了。 当计算器时代到来的时候,1834年,一位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用纺织机的原理,制造了一台计算器,后来人们不断改进计算机,我们也开始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2016年3月10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韩国首尔。这一天,是万众期待的“人机围棋大赛”,世界上最优秀的围棋选手李世石和计算机“阿尔法狗”之间的比赛。 围棋被认为是最难被计算机学习和理解的游戏,而李世石是围棋届的顶级高手,全世界数百万观众围观了这场比赛,现场气氛十分紧张。 最终,比赛以世界冠军的投子认输结束,答案是:计算机赢了。 为什么计算机能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一种新型的算法:学习型算法。程序员是教会了电脑如何下围棋,机器阿法尔狗花了几千个小时和自己下棋,探索出了所有能够赢得胜利的下棋法。 阿法尔狗不是系统地思考,而是根据概率来权衡可能的未来,每一步都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最容易取得胜利的落子方式。 1900年,全世界的数学家也不过几百位,主要集中在欧洲。 如今,全世界的数学家成千上万,每一天都有几十篇新论文发表,数学界每4年将会产生大约100万条新定理。 数学发展过程何其艰难,又何其美妙。 如果你喜欢数学,那么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不喜欢数学,也可以试着读一下,因为它会颠覆你对数学的认知,不,应该是让你重新定义对数学的认知。 这本书翻译得特别好,表述有趣又不失严谨,纸质手感好,封面设计很有意思~ 封皮和封面设计利用了自然中的黄金分割现象,封皮是鹦鹉螺的螺旋曲线,符合黄金分割。 拆掉封皮后的封面,左侧是鹦鹉螺,右侧是黄金分割线。 豆奶小姐极力推荐这本书,还做了一张视觉笔记,希望你们能享受数学的艺术美。 With love, 豆奶小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