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急性心梗, 做对哪4步就能提高救治率? 第一讲 对父母最好的爱,不只是在他们病了之后帮着买买药、带着去趟医院,更是帮助他们防患于未然。效果最好的,也不只有药片和手术,还有耐心聊聊这些健康常识,还有那些陪伴的话语。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中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每10个因病致死的人里就有4个心血管疾病患者。这类病如此高发、复杂、凶险,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来说,这门《为父母准备的心脏健康课》,不仅是为父母听,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自己听,在接下来几期内容中,我将集中讲述临床上大众天天问、常常错的几个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点。 每一讲包含一段音频内容(与文字版内容配套),总时长为五分钟,相信这五分钟能够使您受益。 心肌梗死的发病征兆.mp3 来自复旦中山程蕾蕾 00:00 04:37 导 语 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主任医师程蕾蕾,欢迎收听「在行一点」小讲《关键时刻,你能为父母做什么》系列的《为父母准备的心脏健康课》。 作为一名心脏科医生,对于中老年人高发的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问题,从临床检测到诊断,我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执业20多年来,我遇到各种受心血管问题困扰的患者,非常惋惜地发现大家常常对于一些危险信号不以为意,以致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悲剧。 例如,突发胸闷胸痛,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自己打车来医院,结果来不及抢救…… 持续牙痛一直吃止疼片缓解,心血管问题不断恶化导致不治…… 觉得血压控制得很好,自主停药导致疾病不断加重…… 擅自用某些中药泡酒,导致乌头碱中毒,引发急性心衰…… 拿感冒不当回事硬扛,一不小心变成病毒性心肌炎,住进了监护室…… 心脏两处堵塞要放三个支架,质疑医疗决策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幸…… 这些本来都可以避免的悲剧,仅仅是因为缺少一点健康常识,或者是身边少个明白人给提醒一句。一个瞬间做下的小决策,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谁也不想看到的局面。 心脏器官重要而复杂,一些危急时刻出现的损伤甚至影响终生,自我诊断的失误、就医方式、时间等等细节出现差错,可能最终人是送到了医院,医生已经有心无力,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听这样一门课,是为父母听,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自己听,而我也确实集中了临床上大众天天问、常常错的几个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点,努力做到最精准通俗的讲述。 后续几讲中,我会为大家讲解以下几个问题。 突发急性心梗,做对哪4步就能提高救治率? 为什么冠心病装了支架,还要继续吃药? 没有心脏病,是不是就不会心衰了呢? 突发急性心衰,该如何正确处理? 希望能把这些最常见的症状和处理方式清晰讲述给大家,让大家受益。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为父母开始学习吧。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心肌梗死。 说到急性心梗,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经常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关于老人突发心梗怎么办的帖子。我的一些朋友纷纷转给我,说自己父母上了年纪多多少少都有些心血管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问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能感受到大家的担心焦虑,心梗确实复杂、凶险,但发作前一般是有前兆的。 其中最典型的征兆是胸骨后、心前区的疼痛,这种疼痛表现为压迫性、紧缩性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比如肩背痛、牙痛、上肢酸胀和上腹部疼痛等,每次持续3-10分钟不等,同时能感觉到出汗或胸闷、乏力,发作时觉得快撑不过去了,缓解后就如正常人一样,没任何不适。 也正是因为这种一过性,很多人不当回事,该干嘛干嘛,结果突发加重不能缓解,导致心肌梗死,轻者致残,重者猝死。
家有老人尤其是父母有冠心病的儿女们,请一定为他们记住我在前面提到的这些心梗发作前征兆: 持续性的胸骨后、心前区疼痛 找不到病因的肩背痛、牙痛、上肢酸胀 平时没有肠胃疾病却突发肠胃炎、呕吐 出现这些问题,要第一时间带父母到医院就医,千万不要延误时机。 而一旦父母急性心梗发作,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下面我要为大家讲到4个急性心梗自救要点。 作者| 上海中山医院程蕾蕾 配音| 上海中山医院叶尘宇 图文编辑| 支闻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