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疱疹病毒是一种大DNA病毒,可导致临床(急性)或非临床(慢性或潜伏)感染。急性感染后,疱疹病毒和在组织中长期持留,在特定条件下再活化。常见的致病人疱疹病毒包括HSV 1型和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CMV,和疱疹病毒6和7。HSV-1,HSV-2,EB病毒,和CMV主要发生在免疫缺陷宿主。


图1. 病毒性肺炎的CT模式。(a)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肺炎表现为双肺多灶性1 – 10mm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结节状阴影(箭头),周围有晕或片状GGO(箭头)。(b)CMV病毒肺炎显示双肺边界不清的斑驳GGO伴小叶间隔增厚(箭头)。(c)由HMPV引起的肺炎在双肺的支气管血管束上可见多个边界不清的结节(箭头)或GGO(箭头)。这些表现与属于同一病毒属的HPIV肺炎类似。(d)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双肺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上多发不规则实变(箭头)和弥漫性GGO(箭头),小叶间隔增厚。(e)鼻病毒肺炎表现为双肺多发边界不清GGO斑驳区域(箭),伴小叶间隔增厚(箭头)。


图2. 20岁男性腺病毒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a)初始胸片显示左中下肺和右下肺界限不清的斑驳实变和GGO(箭)。(b,c)同一天轴位CT(层厚5mm)显示边界不清的斑驳GGO(箭头)和肺叶实变(箭)。
HSV肺炎
病原体多为HSV-1,罕见为HSV-2。HSV-1型肺炎在正常人群中是一种少见的,局限性的肺炎。发病的宿主诱因包括:严重烧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插管损伤、烟雾吸入、慢性吸烟。原发HSV感染可通过密切接触或唾液、皮肤或口腔水疱液传播,在儿童可导致口咽炎,成人则为疱疹性唇炎。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途径包括:吸入或口咽感染扩散到下呼吸道,以及脓毒症患者的血行传播。病理学评估显示三种类型: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患者表现为发热、咳痰、气短和上呼吸道梗阻症状。
HSV肺炎影像表现为斑驳的双侧肺叶、段、亚段分布的实变和GGO和网状阴影(图3)。CT主要为多阶段或亚段的GGO,缺乏显著的局限实变。常见胸腔积液。是否存在小的或较大的小叶中心结节存在争议。但该病毒可导致单纯的病毒性肺炎,出血性结节或合并真菌性肺炎。免疫状态对CT表现的影像无差异。


图3. 72岁多发性骨髓瘤女性的腺病毒肺炎。(a)初始胸片显示双肺阴影增多,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网状区域(箭)。(b,c)轴位薄层(层厚1mm)CT显示双肺弥漫性间质和小叶间隔增厚(箭头),伴斑驳的GGO。可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例如水痘),在儿童是常见的自限性良性疾病。然而,播散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9%-50%的死亡率,且肺炎为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播散性疾病的风险在淋巴瘤或免疫缺陷患者或孕妇中增加。诊断建立在临床表现(皮疹、肺部症状和水痘患者接触史)上。对于不确定的病例,可通过血清学评估帮助确立诊断。双肺可见散在的圆形结节,组织学上,结节包括外层片状的纤维包膜,内含透明质胶原或坏死组织。也可见不同大小的(1-10mm)散在小钙化。
尽管基于病原学其肺炎表现类似,但也有一些例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包括多发的5-10mm边界不清可融合结节(图4)。肺门淋巴结病和胸腔积液少见但也可发生。皮肤病损好转后,肺小结节通常在一周内吸收也可持续数周。CT也可发现1-10mm界限清晰或不清的结节伴GGO晕征、斑片GGO和合并结节,双肺广泛分布。病变可发生钙化,遗留2-3mm高密度钙化。结核病或尘肺也可见钙化,但水痘病毒导致的钙化更小(2-3mm)、更多、轮廓分明,随机分布。有报告在接受肺移植的患者中,可有纵膈淋巴结病和小叶间隔增厚。
CMV(β疱疹病毒)
CM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原体,在免疫正常患者,通常导致无症状的感染或轻度流感样症状。然而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它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肺部感染,发病机制可能是潜伏感染的再活化,或输入了CMV血清学阳性的骨髓或血制品。移植和长期皮质激素治疗时是重要的风险因素。血液干细胞移植或器官移植后早期(30-100天)是CMV感染的关键时期,肺和小肠移植风险最高。
宿主因素可影像CMV感染的病理生理学。接受移植的患者,T细胞接到引起导致肺部抗原表达,导致严重的坏死性肺炎。然而,在AIDS患者中,即使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也难以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其肺损伤类型为对CMV的直接细胞病理反应,组织学上可见更高密度的CMV包涵体和更严重的弥漫性肺泡损害。其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非对称性GGO,气腔实变(图5)。小叶间隔增厚也可见。然而,肿块和类肿块浸润在AIDS患者中更常见。在早期,骨髓抑制后100天左右,CMV和侵袭性曲菌是两种重要的病原体。耶氏肺孢子菌也可导致移植后肺炎,但可使用复方甲基异恶唑有效预防,目前罕见。疾病早期,CT上双侧GGO,鉴别CMV肺炎和肺孢子菌肺炎是困难的。然而,小结节或边界不清的GGO和实变是CMV肺炎的典型特征,但典型肺尖分布和均质GGO更常见于孢子菌肺炎。


图4. 53岁男性肝移植5个月患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肺炎。(a)初始胸片显示双肺多发网织结节样浸润(箭)。(b,c)同一天的薄层(1mm)轴位CT(b)和5mm层厚冠状位CT(c)显示双肺多发界限不清结节状阴影(箭)和GGO晕征。


图5. 2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移植抗宿主病的28岁男性患者的CMV肺炎。(a)初始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边界不清GGO(箭)。(b,c)同一天轴位薄层(1mm)CT显示双肺边界不清的GGO结节,小叶间隔增厚(箭头),伴少量胸腔积液(C*)。
EB病毒(γ疱疹病毒)
EB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和咽上皮细胞,通过直接人间传播(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典型三联征为发热不适,扁桃体咽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在数周或数月内痊愈无后遗症,但也可以出血神经、血液系统、肝脏、呼吸系统或精神并发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累及胸内及其罕见。EB病毒是不是肺炎的病原体还有争议。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快速进展的呼吸道症状罕见报告。病理学检查可见单核炎症细胞沿支气管血管束和小叶间隔肺间质浸润。肺泡渗出液中也能找到单核细胞。最常见的影像学异常是纵膈淋巴结肿大,罕见间质浸润和播散性GGO。脾肿大常见。有几种淋巴组织增生与EB病毒感染有关,如淋巴瘤样肉芽肿,淋巴瘤,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异常。

博卡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属,2005年首次在儿童鼻咽分泌物中分离。病毒通常在疑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鼻咽分泌物中检出,常有多种合并感染病毒。一项最近的对住院儿童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人类博卡病毒是检测到的第四常见的病毒,发生率为9.9%,在其之前依次为RSV(39.8%),鼻病毒(30.6%)和腺病毒(15%)。75%的博卡病毒感染与其他病毒感染并存。人博卡病毒也可在轻度呼吸道症状的成人中检出。该病毒与轻到重度的普通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哮喘恶化有关,博卡病毒也可合并脑炎。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该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肺炎。尽管一些病例报告的作者对人博卡病毒肺炎的影像表现有所讨论,如主要表现在下叶的网织状结节,该病毒最近被发现,其影像表现并不能很好确定。在示例病例中(图6),博卡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胸片的弥漫性双侧斑驳实变和GGO,和CT上支气管血管束和小叶间隔增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