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观:处处留情的风流浪子,怎么就成千古伤心人了?

 泰荣林黑皮 2019-05-15

来源:指尖易生活

小时候知道秦观,是因为那首著名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安慰了多少身处异地饱受相思之苦的有情人。

长大后,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句分手的托词

秦观,一个流连花丛的浪荡公子,“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正是他的写照。

他劝佳人不必追求朝朝暮暮,极有可能是想摆脱这位痴情女子的纠缠。

但了解再多一点,却发现这个处处留情的风流才子,其实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也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是“千古伤心人”。

1

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颜值。

相信秦观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他虽然写的一手婉约伤感词,但长得并不清秀斯文、纤细白净。

同为苏门弟子的晁补之曾写过两句诗描述他:“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髯秦,就是说秦观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

隐藏在粗狂外表之下的,却是一颗细腻柔软、多愁善感的心。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妙笔如秦观,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极致的飘缈朦胧之美。

如此缠绵凄婉的词作,自然俘获了一众青楼女子的芳心。

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秦观创作的重要源泉。据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有大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途经绍兴,在酒宴上被一位歌妓所吸引,两人眉目传情,很快擦出爱的火花。离别之时,自然难舍难分,于是秦观写下这首《满庭芳》。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相信这位歌妓读完,一定被感动地痛哭流涕~

除了“为你写诗,秦观还擅长“把你的名字写进词中

在蔡州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楼婉,小字东玉的歌妓,秦观与她关系甚密。一天,他为情人写了首《水龙吟》,还特地将她的芳名嵌入其中: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秦观还有个情人叫陶心儿,他为她创作了一首《南歌子》: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就是为陶心儿的“心”字打的哑谜。

秦观词作流传甚广,经他这样妙手打造,这些歌女们便很快从籍籍无名的小透明变身炙手可热的人气歌女。因此,秦观也成为一代词坛偶像,多少青楼女子都梦想进入他的词作中。

一生被这么多美女红颜惦记,人生岂不快哉~千古伤人心秦观,又为何事烦心苦闷呢?

2

公元1049年,秦观出生在扬州高邮。他的家族并不显赫,父亲只做过一些小官。

好在秦观自幼天资聪颖,而且过目不忘,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还游览了湖州、杭州、润州等地。

这样的他,想必是要有一番大作为的。

但秦观一定没想到,他之后的人生,却是各种困顿失意。

秦观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没有了倚靠的秦观,想要建功立业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文坛名人苏轼,想要拜他为师,以便有朝一日能被举荐。

当时的苏东坡正在徐州任知州,有一天,秦观听说苏东坡要去扬州游玩,于是他灵机一动,跑到扬州一座著名的寺庙中,模仿苏东坡的文风和笔迹,在寺庙墙壁上挥笔写下一首诗,还题了苏东坡的名字。

苏东坡看到后,大吃一惊,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自己何时来过这里。

同行的还有扬州知州孙觉,他是黄庭坚的岳父,也是秦观的老相识。当他送上秦观所写的数百首诗篇后,苏轼顿时醒悟道:原来在寺壁上写诗的人,是这小子!

这番小心机苏轼并不反感,还当下将才华横溢的秦观收为弟子。

作为苏东坡最得意的门生之一,秦观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连考两年都名落孙山。后来在苏轼、王安石等人的大力举荐之下,1085年,秦观终于考中进士,出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

然而好景不长,苏轼仕途失利,身为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也受到牵连被排抑。

他先是被贬离京城,之后被贬杭州通判,处州酒监税,后又移至郴州、横州编管,一路向南,最后被贬到海康。

接二连三的贬谪,给秦观的身心带来巨大打击。

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秦观只好寄情于词,把忧愁苦闷都写进词中,抒发自己的不快。

1100年,哲宗去世,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回迁,秦观也被召返京。

就在返京途中,秦观不幸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秦观一生颠沛流离,生命里满是愤懑、无奈、愁苦和眼泪。

不知回想起当年拜师典礼上,“执弟子礼,仪态雍容,论说雄辩,令人为之侧目”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他能不能聊以宽慰,笑一笑。

他的词艳情居多,但很多时候都融入了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所以读起来更加情韵深远,让人心痛。

秦观元配为高邮富商徐成甫之女徐文美,“苏小妹三难新郎”也属虚构,他的一片情思,都寄托在了风尘女子身上。

他虽然多情,但其中也有真意。否则怎么会在他去世之后,一位生平酷爱秦观的歌伎,会自缢殉情。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感谢秦观为我们留下如此多纤丽凄婉、情味隽永的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