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浅解(下)

 chi_ping 2019-05-15

6温通血脉

桃核承气汤用治血热互结下焦轻证,是方用桂枝取其温通血脉之功。方中桂枝辛温似与血、热互结之病机不合,然“血贵流通,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诚如《素问·调经论》所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方中用桂枝辛散温通之性一则制大黄、芒硝寒凉凝血之弊,一则温通血脉助桃仁、大黄活血化瘀,体现“温则消而去之”之法。桂枝在方中功效,唐宗海早有明论,《血证论》云:“桂枝禀肝经木火之气……此方取其辛散。合硝黄、桃仁。直入下焦。破利结血。”

当归四逆汤用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证,是方亦取桂枝温通血脉之功。

桂枝加芍药汤用治太阳病误下伤脾阳,邪陷太阴,脾络不和之证。是方用桂枝一则温通血脉以助芍药活血、通脾络,一则合炙甘草辛甘化阳以温脾阳。桂枝大黄汤与桂枝加芍药汤运用桂枝之意相同。须知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桂枝加桂汤三方药味完全相同,唯桂枝加芍药汤中芍药用量由三两增为六两,桂枝加桂汤中桂枝用量由三两增为五两,三方主治即迥异。前方用治太阴腹痛证,桂枝汤用治太阳中风证,后方用治寒证奔豚,足见仲景用方之妙。

论中用桂枝温通血脉,以桂枝辛温,辛能行气,气行有助血行,此亦合叶天士“辛润通络”之旨;桂枝之温通亦有“温则消而去之”之功。因桂枝禀辛散温通之性,以“瘀因寒阻”者用桂枝尤宜。

7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诸方均可用治痹证。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用治素体阳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之痹证。两方均以桂枝、附子配伍,收温经通脉、助阳散寒止痛之功。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两方主要用于风寒邪气侵犯太阳肌表,累及太阳经脉的项背强痛或项背强急之证。唯表实无汗加麻黄,表虚有汗去麻黄。须知葛根汤系桂枝汤减桂枝、芍药用量,加葛根、麻黄而成;且葛根汤药性偏于辛温,若患者内热已盛,纵见葛根汤证,亦当减辛温之麻黄、桂枝、生姜用量,而酌加苦寒清里药。两方均以桂枝、葛根为方中主要配伍结构,取发散风寒、疏通经脉、缓急解痉之功。

因桂枝禀辛散温通之性,诸方用桂枝治痹,乃取其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功。桂枝治痹,以寒凝经脉之痹痛尤宜。

8温阳下气

桂枝加桂汤方后注云:“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可见仲景此处用桂枝“泄奔豚气”之功。文中“气从少腹上冲心”,系心阳虚、不能制下、下焦水寒之气乘虚上犯心胸所致。取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诚如徐灵胎所言:“与桂枝加桂汤。重用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对于加桂的问题,后世医家有加重桂枝用量与另加肉桂的不同意见。桂枝与肉桂的区别,周凤梧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桂枝与肉桂同出于一种樟科常绿乔木桂树之身。树的干皮及根皮叫肉桂,干燥的嫩枝即桂枝。两药虽同出一体,但其作用同中有异。二者都能温营血,散寒凝,辛开温通,振奋气血,是其共同之点;但肉桂味厚,主下行而补肾火,能消下焦之阴寒;桂枝气薄,主上行而发散,且能入心扶阳以助心阳。”因桂枝有温心阳、下气之功,所以一般加重桂枝用量即可。若肾阳虚而水寒之气甚,则宜另加肉桂,方能提高平冲降逆之功。

须知桂枝加桂汤适于寒证奔豚;若系热证奔豚,当以《金匮要略》奔豚汤为佳。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用桂枝亦取其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之功。其“欲作奔豚”之理与桂枝加桂汤“气从少腹上冲心”之机制相同,唯寒证奔豚兼小便不利者尤宜。

黄连汤用桂枝一则助干姜温中阳而治“胃中有邪气”,一则助半夏平冲降逆以治“欲呕吐”。

理中丸以“肾气动、脐上筑”加桂枝四两,此处脐上筑,乃脾阳虚,不能制水于下,肾水无所制而上冲,故加桂枝一则助人参、炙甘草、干姜温中阳,一则平冲降逆。

清代周岩《本草思辨录》云:“桂枝乃下冲妙药”。论中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桂枝温心阳而平冲降逆,黄连汤、理中丸证兼“脐上筑”者加桂四两均取桂枝温中阳而平冲降逆之功。仲景用桂枝下气,均不离桂枝温阳下气之能。用桂枝下气,当以虚寒气逆为佳。

9定悸

少阴病篇四逆散方后注云:“悸者,加桂枝五分”。四逆散或然症见“悸”,系水气凌心,加桂枝通阳行水以定悸。论中以桂枝定悸,另见于桂枝甘草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诸方证。桂枝甘草汤以桂枝温振心阳而定悸;小建中汤以桂枝温中阳而定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均以桂枝温振心阳、通阳行水而定悸;炙甘草汤以桂枝温振心阳、温通血脉而定悸。从中可领悟仲景以桂枝定悸之要旨。

总之,仲景以桂枝定悸,不离桂枝能温振心(中)阳、温阳行水、温通血脉之功。

10散寒开结利咽

半夏散及汤用治少阴客寒咽痛,系“少阴寒邪,挟痰涎壅于咽中作痛”之证。是方以桂枝散寒开结利咽,以半夏涤痰开结,以甘草解毒利咽、缓急止痛。三药配伍收涤痰开结、散寒利咽之功。世人喜用甘凉清润之剂治疗咽喉痛,须知咽痛虽以热证居多,然亦有寒邪外束所致者。若果系客寒咽痛,则非辛温药不效,半夏散及汤当为的对之方。若概用寒凉,反有凉遏敛邪之弊,可致咽痛增剧,病必不愈。此亦仲景示后世治客寒咽痛之重要法门。《神农本草经》载牡桂(即桂枝)主“结气喉痹”,亦是桂枝能“散寒开结利咽”的有力佐证。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确为后世圭臬。仲景通过桂枝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及药物剂量的变化而全面体现了桂枝“解肌温卫、温振心阳、温中补虚、温阳化气行水、温阳化饮、温通血脉、温经通络、温阳下气、定悸、散寒开结利咽”诸功。桂枝诸功效多与其“温通阳气”有关,则“温通阳气”当为桂枝首功。然桂枝究为辛散温通之品,于表里虚寒证尚宜。若系阴虚阳盛,尤其是阴虚之衄家、失血家,则为桂枝所忌。若能参悟仲景运用桂枝诸方证,自能全面掌握桂枝(肉桂)应用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