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WQ_AI_LYS_999 2019-05-18

✦黑川雅之— Masayuki Kurokawa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著名的美国纽约近代美术馆将他的作品列为重要馆藏物。他设计的作品主要有灯具、照相机、饰品、手表、工业产品等。

前言

   日本的审美价值观,是整个东方人原始情感被推演、转化为智慧意识的美学总结。日本之美的核心在于,日本人对自然的无比敬畏,对秩序的无比迷恋。本期音频取材于日本建筑大师黑川雅之对日本审美的经典剖析。他用八个字来解构日本之美一素、假、并、气、间、微、秘、破,这八个字背后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尊重,是日本美学的出发点。在这一点基础上,日本人对秩序更加重视,体现到美学中则是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存在,让人与人之间既保持距离感又和谐并生。

●素—还原真我

 “素”,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信赖自然,将一切依托于更大层面的事物上顺势而为,这就是存在于“素”背后的审美意识。

 现代建筑物为什么特别容易沾染上污垢,这是因为现代建筑的材料是无法与自然相呼应的。自然素材可以顺应环境,在风化中变得更美、在老化中回归自然,而现代建材则不能。木材在风吹雨打的过程中,可以洗尽铅华展露出优美的木纹。青竹随着岁月的变迁更换着自己的素衣,在成长中将青翠转化为寂寥的金褐色美丽。泥土被风雨侵蚀和瓦解,在经历了数度的修缮后显现出斑驳陆离之美......

 “素”强调的是,人类不应该过分自负于自己的才能,面对自然时,应保持谦卑的心态。没有刻意的人工干涉,才是与自然之美相协调的真正创造,这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无条件的朴实信赖。而另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识“假”的观念,也是和这样的思想有着直接关系的。

●假—对大自然的绝对信赖

 不去抗拒、顺势而为的美,这就是“假”的含义,也有“借”的意思。禅的问答中关于人生有着这样一句名言: “长河中的你,随波逐流亦好,逆流而上亦佳。”也就是说,尽量让自身顺应自然的想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不应否定。自然环境有着它最完美、也是最合理的生存秩序,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涉。这是环境亲和理论的背景所在,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界的腐朽过程,其实也是美的组成部分。

   茶室的土墙上出现了斑驳与破裂,绝对不会有人去把它完全修葺一新的。只是修理损坏的部分,并尽量保留着修复后的工具痕迹。土墙的波浪纹样就是在修复后的痕迹的基础上又做了设计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破洞,经过重新填补完的颜色也一定会让你历历在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呢?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居住空间是暂时的、“假” 的,人生的历程也是短暂的、“假”的。

●并—日本的民主主义

 日本人第二个重要的审美意识是“并”,它与“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要做到在细微的人、物、地点等个体中包含整体,也就意味着从一开始在所有细节当中已经考虑到了整体。以人为例,这个人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一个懂得尊重、在意别人的人。如果是建造一栋住居房屋,初建时就会考虑到将来与周围邻居房子之间应该保持的舒适间距问题,而不会将整个宅基地占得满满的。再以敲鼓为例,敲鼓时你也会在意前一个音符留下的余韵而斟酌下一个音符敲击的时机。这些细节不但是整体的一部分,也会有各自的独立性;虽然具备了独立性,却又能很好的考虑到与整体和社会之间的必要关联。

●气—气与气场

  日本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识是“气”。日本人所理解的人或物,并不仅仅是指人自身或物体自身,而是“包含了周国空气的人或物”。

  人会从身体内部向外释放出一种类似于空间延展性的东西,这个向外延展的区域空间被称为气场,气场也属于这个人身体的一部分;物体也有这个物体向周围影响和扩张的空间,这个被影响的空间也隶属于这个物体本身。

  当你与见到一个人,发出“哇!好性感啊”的感叹时,所谓的性感部分就是这个人的气场之一。再比如说人身.上散发出的气势。一个有气势的人,别人走到他身边的一定距离后,会因为他的气势逼人而很难继续靠近。因为这个气势也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是不可冒犯的气场。日本人在感受这种“气”的能力方面,真的是非常敏锐。

  在字典里查找“气”这个字时,英文给出的翻译词是能量ENERGY 。这种诠释竟然如此的贴切。气,可不就是人所散发出来的一种特殊能量吗?
  “气”也像一个人所带动的“余韵”,对于这个人来说,更像是一片看不见的领地。然而在密集生活的现代环境中,如何能够保全这块领地不被他人入侵呢?也许更多的只能是被扼杀掉了。

●间—气场与间

 “间”是理解日本审美意识中的特别重要的元素之-,但确实很难解释清楚其真正的含义,是无法简单地用西方的合理主义或哲学思想来衡定和诠释的概念。
  在思考“间”的时候会有几个前提,因为“间”是日本审美意识的根基,要理解“间”的感觉,就必须要理解与它有着直接密切关联的几个审美意识概念。
  首先的大前提是“气”。人和物都在散发着“气”,这个人和物不仅仅是指物理概念上的人和物,还包含了周边形成的“气场”,拥有能够感知到气场和这个层面内涵的能力,是理解“间”的前提。
  另一个前提是要抛开“整体”这个概念。如果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或物,是无法看到“间”的本质的。从根本来说,这里必须要有以细微局部为核心的“微”的审美意识去判断。细微局部的视点,例如说先有个体的人,才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间”隔;先有一个小小的音符,才能看到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间”奏。单纯以整体的眼光去看的话,“间” 是无法被看到、感受到的。或者应该说,根本就没有整体的存在。

  刚才谈到的“气”,是人或物中潜在的能量,也是人或物所散发出的某种东西,“间”可以理解为由“气”所构成的时间或空间,就像“气”是看不到的一样,“间”同样也是看不的。“间”的概念在绘画中以余白的形式表现,在音乐中以余音的方式存在,无论哪一种都是没有实体的、无形的东西。虽然不存在,却如同就在那里一般,让你每时每刻都能够感知到。即“气”是生命力,是能量,“间”是生命的空间,也是能量的距离。“间”就是这样一种东西,绝不是理论,不可能从哲学中诞生,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即“审美意识”。就像问“心情舒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时,它--定是一种极乐世界般的“生机盎然而充满生命感的空间和时间”。

●微—一期一会

  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德国建筑设计师)有句名言,叫“少即多”( Less is more)。也称“细微处有神灵”,意思是说,从建筑物、产品等的细节上最能体现它的理念。
  现代是日本思想和审美意识产生巨大影响的年代,给艺术、建筑等领域带来了大量的启示。“少即多”的理念在近代建筑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它与日本审美意识的关键词一“微”(细微中体现整体)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通常会认为“细节”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是个大概念,包含了细节。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也是“人”存在于“社会”中。无论是城市、社会、还是宇宙观,都是重视大局和全貌的,而着眼细节往往容易受到批判。
  比如日本有一句成语叫“一期一会”。阐述的是:现在能够与这个人交流的瞬间,不会再重来。所以,要更加珍惜眼前的这个时间,这个人和这个地方。他们不会考虑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与这个人的相见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对未来的自己是否有利,也不会觉得,反正以后还会再见,今天差不多就得了。这个理念的精髓是:眼前,这个瞬间,与这个人的关系,就是值得珍惜的一切。

●秘—隐秘是花

 隐秘是花就是对秘的诠释,不表现全部,而是通过部分的隐秘来驱动对方的想象力,这么做的目的是,正因为隐去了一部分,看的人才参与到表现方的共同创造当中。日本常常很少给人答案,而是靠人自己去想象、理解。这样的表现延展到设计领域就是大面积的留白,留下空间给人想象,成为艺术品和产品的参与者。这也是日本设计偏向于简洁的原因。他们愿意让设计者的巧思掩藏在产品的材质之后。例如无印良品,设计者希望人们能够自己品味产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破—过人的技术

 著名陶艺家乐吉左卫门先生在创作时会制作很多个乐氏茶碗,然后把全部作品放到窑里进行烧制。但是等到出窑后,据说绝大部分的乐氏茶碗都会被砸碎,而且一定是他自己亲手往地上一个一个地砸碎。最终到底能够留下多少分之一的作品并不清楚,据说能够剩下的,往往只有被他精选出来的一两件而已。他在某种意义上是知道自己创作能力的极限的。陶艺的特点就是“偶然”性有着压倒的影响力,烧窑的过程不只是靠人力,更多的是由等同自然和宇宙规律的“偶然”性在主导。乐氏茶碗们在窑里承受的烈火考验,是作品接受自然突变的生死过程。而乐先生一定是在愉悦的接受这样一个结果。到了这个阶段,艺术创作的意义就在于眼光和发现了。
 
  我们知道,艺术创作往往是你越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时,就越是无法如期实现。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把一切都交给自然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总结

   根据上面的剖析,我们可以知道,素、假体现的是日本对于大自然的无比尊重和敬畏,素是最大限度保留材质该有的样子,尊重自然的诠释,假是事物顺应自然而存在。并、气、间则体现了日本对于秩序感和和谐共生的重视,并是考虑每个人的感受,与周遭环境和谐共生,气包含了周围空气的人和物,是人影响周遭环境的力量,间强调距离,又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微和秘意在审美表达应避免刻意引导和刺激别人,给观看者一中充分想象的空间,微是用一个点观察世界而不是上帝视角,秘强调留白的重要性,留下空间自己去想象。破意在遵循一定秩序去寻找一种偶然性来打破常规,从而实现设计何技术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