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我们具体看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说实话,这些各家,只是出发点不同,或者说治国的侧重点不同,但性质都一样,是为封建专制服务,从没有产生出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的民主思想。 即使传说的尧舜禅让,也依据宣扬的帝王专制,只不过开始选择继承人不是自己孩子,而是指定异姓的人,但依然是相当终身制的专制,只有当老的无法治理国家时候,进行所谓禅让。禅让还是老的帝王去让位给新帝王,就是指定继承人,而不是由民主去决定新的领导人。
如果我们进一步梳理中国思想历史,实际上,儒家和法家是合流。孔子被认为是儒家开创者,但孔子讲的不明晰,孟子是儒家的发展者,到了荀子,就是名义儒家,但是融入了法家的东西。关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罢百家,独尊儒术”,跟当年秦始皇一样,就是统一一种思想意识,但董仲舒并非完全的儒家,他有他的发展,基本是继承了荀子的路子,外壳是儒家,主体思想是儒家,但把法家思想也融入其中。其后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就是他的思想。
几千年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后边还进一步发展,宋朝的朱程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人性一切欲望,实施愚民政策,目的就是把人民培养成没有自己思想,一切听封建专制的。宋朝以后,封建专制到达顶峰,就是朱程理学把儒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