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之一,多发生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常因老年人不慎摔倒引发的低能量损伤所致,且以不稳定型骨折居多,临床诊疗较为复杂,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已成为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和难题。今天早读为大家带来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时需多加注意的要点,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十大陷阱
二 影像检查
三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骨折例一
骨质疏松骨折例二
治疗原则:合适的手术技术
国外新型髓内钉
骨质疏松骨折的药物治疗
四 骨折类型的判断
五 外侧壁 Lateral Wall
六 内固定物的选择 要根据骨折的类型来选择内固定,没有一种内固定是万能的。
内固定选择不恰当,没有重建外侧壁的病例。
重视内侧壁骨折的成功病例 有时医生的理念正确,手术方法正确,内固定物选择也正确,但骨折复位依然失败,则应归结到内固定的设计不合理问题。
锁定板适应征 七 进钉点偏外
八 骨折复位不良 股骨近端骨折复位标准
翻修病例
复位质量
粗隆间骨折复位过程
没有纠正阴性支撑的病例:阴性支撑,8个月时塌陷,钉子退出,骨折不愈合。 病例 九 内固定位置错误 尖顶距差(TAD)
DHS髋螺钉位于股骨颈中央 正确示范 错误示范 主钉深度
错误示范 损伤动脉 十 粗隆部骨折隐形出血 扩髓后髓腔会出现出血,软组织也会出现出血,因此髓内钉总出血量大于DHS。 病例:病人术前心肌缺血,做完髓内钉手术后,血色素由100g/L降至60g/L,很快发作心肌梗塞。 无论何时都不能掉以轻心,术前术后都要复查血色素。 十一 静脉血栓栓塞VTE(venous thromboembolism)
ACCP7统计数据显示:
骨折类型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关系
血栓形成的机理 预防后发生DVT的患者中骨折类型所占比例
VTE预防常规
ps:本文为周方教授【粗隆部骨折实战技术精品课】中的一课时整理而成,开通好医术会员,可观看完整版视频课程! 扫码下方二维码,下载好医术APP,可观看视频版内容。 |
|
来自: 昵称48509945 > 《骨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