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立文章的标题意识和思辨思维

 老刘tdrhg 2019-05-20

树立文章的

标题意识和思辨思维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这些事物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我们好像也太容易被‘毁掉’了吧!”一位青年朋友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还配上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太原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评)

文本展示

青年发声:我们不是易碎瓷娃

山西考生

总有新方法让新生儿内化精髓生长。——题记。

走上大街,手里拿的已经不是什么钱包而是手机。手机打开也很少是打电话,而是“抖音一起抖起来”。也不再大包小包地逛街,而是“淘一下,送到家”。不得不说这些新生事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但与此同时,老一辈的父母开始向“新生儿”发出质疑:“年龄尚小能明辨是非否?阅历尚浅能减少上当否?不好好出去学习交友抱着手机聊天有用否?”当我们发生什么“失足事件”,总有人说:手机是个杀手,在毁掉“新生代青年”。对于这个观点,身为新生代青年的我说“不”!

首先,新生代青年不是瓷娃娃,磕磕碰碰不会碎。

当我们的出生伴随着高科技时,我们就同时进化出了一种能力:辨别。面对花里胡哨的宣传页面时,我们已不会下意识地点进去看个清楚,而是分析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尽管这是“掉馅饼”掉出来的经验,但也已经足够我们不再被勾走魂儿。我们已经进化出能够在茫茫的“物品海洋”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东西的能力。而与此同时 ,我们所接触的新事物比如网购商品甚至横跨各国,我们也勉强算是“联系各国友好往来的商品运转使者”了吧。

其次,“抖音”抖的不是做作,而是生活。

有一句话一度刷屏,“中国智商有问题的人抖音中占一半”。这样的话不无道理,有些人的确在跟风作秀,可的确有很多人在抖音等社交软件中找到了年轻人自己的幸福。将自己的快乐与几十万人分享,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让其他人感同身受,在遇到难题和误解时,利用科技手段遇到一个理解自己的群体,也是一份生活的馈赠。

最后,感谢提醒,但我们有过尝试才能内化养料。

其实并不能说长辈们说的不对。诚然,有了手机之后很多东西都变了。冷漠、公式化消减了些许的人情味。寒暄过后的冷寂,心不在焉的尴尬时时可见。但是请放心,新生代的青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在面对新生事物时强大的好奇心和执行力会让我们适时选取精华,不会轻易让“糟粕”蚕食我们的心。新生代青年不是瓷娃娃,不会被轻易毁掉,因为在那张天真烂漫的脸和蓬勃的探索欲望之下,有一颗被时代“过滤”了的强大心脏。

新生代青年在此发声:我们不是易碎瓷娃,不会轻易被毁掉!

起死回生

这是高三上学期的期中作文试题。阅卷要求贴近高考标准,对于有高分潜质的好作文不吝惜分数。因为不是双评,所以本文是在组长复查时被重新讨论的,首次分数45分,基于其思路清楚,主旨突出,紧扣材料,但是没有辞采华茂的生动语言,而且卷面字迹略小。复查讨论发现文中还有两个亮点,一是展示出比较成熟的思辨性;最重要的是,题目新颖有力量,既能表达出观点,又有一种坚定有力的气势,颇有喉舌报纸的风范。

所以虽有不足之处,但优点很突出,可以上升两格,最后定为51分。

综合本文的“生死命运”可见,写考场作文时,特别需要重视三点:

语言。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思想有效、有力地传达,所以须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探索更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语句。

思辨论证。巧妙地突出主题的同时不忽视其他观点的合理部分。

标题。标题如同人的一双眼,能直接反射出整体的风神,考场作文好标题所起作用甚至胜过一个好开头、好结尾。

场外提醒

作文材料中如果出现不同的评论角度,那么在立意上应该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选其中一个角度完全抛弃另一种。

作文中须注意两个点,一是应该做到详略轻重合理分配,达到一定的思辨性;二是标题点题,最好表明倾向明确的评论角度,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首先,可将选择好的评论角度置于文前,分层论证之后,把另一个评论角度在文末提出来进行精要分析,夯实前面的论证,这样既能闪现思辨的光芒,又能突出中心,不枝不蔓。如例文中,作者所选论证角度:对“手机等新生事物毁掉青年”这个说法说“不”。然后三层论证:青年的角度、新生事物角度、青年如何面对新生事物的角度。论证过程完整充分。而在文末作者把另一个角度,即毁灭青年的角度用现象精炼地展示出来,为了不喧宾夺主,紧接着用更加坚定的语言说明第一个评论角度,体现思辨性。

其次,为了引领全文,更加符合考场作文的性质,可以在标题上下功夫。空着标题直到写完全文才回头思考不是一个好习惯。标题,可以助你时时观照笔下,让全文脉络有一根红线贯通。在一定程度上,标题的质量是全文质量的缩影。比如例文的标题,坚定有力,形象准确。再如满分作文《时代在新,我们在行》,形式巧妙对称,明确“勇于创新”主题,让人眼前一亮。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