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参详》系辞释义第二十篇忧患意识 易智 原创 2019年5月 忧患意识 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孔子提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这九个卦来加以解说。忘记了立足点,不晓得谦退,碰到困难就灰心失望,在损益之间不知道利用。人生随时要准备承受困苦的,所以佛学把人生比喻成苦海,要知道创业维艰,也知道守成不易,要时常检点自己,策励自己,约束自己,克勤克俭,如履薄冰,这就是忧患的道理。 【原文】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释义】 文王衍易。《易经》的产生,大概是在中古时期吧?创作《易经》的人,一定是有忧患、艰难吧。《易经》的创作时代是中古殷商末年,社会衰败动乱,周文王被商纣王囚困在羑里七年,难以施展济世救民的抱负,心里充满忧患意识,屈服隐忍以待时机,便潜心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各作彖辞,其辞多以占卜之词隐晦指代,言词多有忧患艰难的象征。 人生优患。 所以履卦指代人们要找准思想行为的出发点,是建立德业的基础。 谦卦指代人们谦虚谨慎,尊重他人,并能自尊自重,是建立德业的把柄。 复卦指代人们除去物欲,遏恶扬善,回复本心,是建立德业的根本。 恒卦指代人们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坚持不懈,是建立德业稳固的因由。 损挂指代人们惩忿窒欲,困厄不惧,宠辱不惊,是建立德业的内心修为。 益卦指代人们迁善改过,乐善好施,是建立德业的宽广情怀。 困卦指代穷困不乱,恪守正道,是建立德业的分辨思考。 井卦指代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建立德业的人格风范。 巽卦指代人们因势利导,顺应时势,是建立德业的时机。 为人处世。 履,就是人生开始的第一步,要做到和为贵,跟大家处得来,才能站起来,立得稳。 谦,越是谦让,别人反而高看你,越是得到尊贵和光大。 复,就是回转来,反求诸已,从细小处分辨万事万物变化的道理。 恒,在一切最杂乱的时候,不受影响,不自寻烦恼,不放弃努力,就是有恒,不忘初心,不改初衷,那就一定会成功了。 损,如果碰到困难,受到损害,对自己不利就认为一切完了,其实那是不一定的,因为祸福是相依的。 益,碰到益卦就是长久的好,但好得太久了,反而就会有问题出来,也是有得有失的道理。 困,困卦虽然代表了艰困,但这种艰困的环境反而可以倒逼我们改变自己,走出另外一条通路。 井,就是范围,但范围并不是死的,要晓得变通,变迁,寻就是进步。 巽,顺也,因势利导,隐而不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大成功了。 成就德业。 履以和行成就,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谦以制礼成就,处处讲理,礼貌待人。 复以自知成就,要返回来,反观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恒以一德成就,一心不乱,专一而不变,持之以恒。 损以远害成就,忍受耻辱,破财消灾,承受了损害以后,更大的伤害就远离了。平时也要摒除私欲,修德远害。 益以兴利成就,获得收益,要付出一些,帮助别人,才能保持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困以寡怨成就,落难时,别人以为你已经倒楣了,也不骂你了,算啦,恩怨一笔勾销,所以受到的怨恨就少了。 井以辨义成就,自己先有个做人的规范,严于律己,那就可以辨别义利,分辨道理了。 巽以行权成就,顺合时宜,道德基础有了,也要懂得权变,把握时机,当机立断。 |
|